韓冬梅 遼寧省本溪市第十三中學
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具體教學活動過程中,根據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以及掌握情況,分層次設置出不同教學計劃,針對性的進行英語教學,使全體學生都能在原來已經具備的基礎上有所收獲,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分層教學的因素,對初中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有極大的助推作用,不僅能解決學生因為個體差異而導致的知識吸收掌握程度差的問題,還能提高英語教師的教學效率,短時間內看到良好的教學成效。因此,英語教師應該科學合理的利用分層教學模式,因材施教,幫助初中生提高整體英語水平。
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將所有學生科學合理的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當的群體,設計出不同的教學內容區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分層教學又稱分組教學、能力分組,根據學生按照智力測驗分數和學業成績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組,以不同班組的實際水平進行相應標準的教學。
早在九十年代,眾多高校就已經開展了分層教學的實踐探索實驗。根據調查顯示,部分學校將所有課程全部實行分類進行探究,個別學校以某一門學科為實驗內容進行分層教學模式探究[1]。其中,由于英語學科的特殊性,其被用來研究的現象最為普遍。這些年來,經過連續不斷的分層教學試驗,逐步實踐改進,初中英語學科分層教學已經掌握了可行依據。查看相關文獻資料,不難發現大部分教育期刊中有關于分層教學方面的文章,例如,劉少娟的《突出主體地位 嘗試分層推進——英語》等文獻資料大量存在。種種跡象表面分層教學模式已經不是新型課題,但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實踐與研究卻不夠豐富,如何在英語課堂中實施分層教學依然缺少可操作性措施。因此,探究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策略很有必要。
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閱讀能讓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因此,英語閱讀不應只是為了應付升學考試,掌握語法知識以及積累詞匯量,更是為了獲取新的知識,培養英語閱讀素養,提高認知水平,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學院英語閱讀的核心價值在于它能陶冶讀者的情操,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與現代素質教育立德樹人的理念要求不謀而合。
一直以來,初中英語科目中閱讀教學在整個教學體系中占比巨大,無論是在課堂學習中還是期中期末測試,它都屬于需要重點掌握的板塊。但是,學生學習過程為完成英語閱讀任務而學習的現象屢見不鮮,造成閱讀教學目的的偏離。缺乏對于閱讀理解這一重要學習模式的深入探究。
英語教學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技能要朗讀各種文體、英文詩詞、報刊雜志、原著及各種商品說明書等非專業技術性資料并理解大意,找出或獲取中心意思、作者意圖、觀點和態度的相關信息。根據情景、上下文、構詞法、句子結構來猜測生詞或詞組的意思,分析句子結構、理解句子,理順事件發生順序,人物行為,預測事件情節發展和可能的結局。用參考資料、工具書、網絡等不同資源、渠道,推理、提取篩選、重組加工信息,解決各種問題。進一步養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策略,形成閱讀興趣,最終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上述內容才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真諦。
做好英語閱讀的準備階段,閱讀中期以及最后的知識延伸才能提升初中英語閱讀能力。目前,初中英語對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存在過于單一的現象,普遍以教師為主導,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集中閱讀為主,學生必須時刻保持高度注意力緊跟教師的思維。這就導致了英語學習基礎好的學生能輕松跟上教師的思路,一堂課下來收獲頗豐,但每個班級里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并不多見,只占很少一部分[2]。而其他學習能力一般或者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要么一知半解,要么全然不理解干脆放棄英語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所以,初中英語教學在上課前首先應摸清每一位學生的基礎,根據其理解能力實行分層教學,更有效的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是以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量為目標,引導學生連續不斷的積累閱讀涉及的知識。縱觀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學生不注重課前預習,依賴于課程上的幾十分鐘,沒有課前自主學習的習慣,這對教學的進展產生極大的阻礙。同時,學生在課后也不注意所學知識的拓展與延伸,只會報以完成任務心態完成機械化抄寫作業。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在講臺上陳鋪直述講授理論知識為主,缺乏師生互動過程,因此新課標著重強調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形式多樣化。其次,沒有按照學生的真實學習水平進行分類指導,迫使學生被動接受大量知識的灌輸,無法通過自己的理解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從而難以提升自身的英語閱讀水平。
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強調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每一位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理解能力不同,對知識點的把握也不一樣。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實行分層教學設計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部分教師為方便省事,不會針對的設計教學內容,所以容易忽略這一問題。呈現出所有學生在同一堂課上接受統一的教學安排,測試環節出現大相徑庭的成績這一現象。
初中英語不同于小學英語,因為學生已經接受過了幾年的英語教育,因此自身的英語基礎不盡相同,所以,在傳統教學課堂中,基礎扎實的學生由于能理解教師講授的知識,對英語學習抱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為加強學習效果進行知識點拓展訓練,此刻,基礎掌握不佳的學生會完全聽不懂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如坐針氈,對英語學科產生抵觸心理。因此,教師應摸清每一位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因材施教,不斷探索不同的教學方法,雖然對教師而言會增加教學壓力,但通過不懈努力完成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革會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英語教師的核心任務是幫助學生建立英語科目的學習信心,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習慣。因此,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要以學生掌握基本語法為基礎,不斷擴充自身的英語知識儲備量,將英語聽力和表達能力,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等多方面技能不斷提升,鍛煉英語綜合素養。新課標指出,英語課堂需要面向全體學生,每一位學生在學科上的進步與發展教師都用重點關注,不斷加強培養學生的學科素質。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分層教學模式,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對英語科目的情感,引導學生提升閱讀學習興趣,有效落實新課標相關要求。
一刀切的英語閱讀教學方模式顯然會拋棄部分學生。因為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在課堂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對英語課程比較排斥,喜歡在課堂上干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不利于英語閱讀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分層教學法的本質是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生給予不同層次的教育,教師需要調查清楚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特點,理解能力,英語基礎掌握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幫助學生在已有閱讀水平上得到提升,獲得英語閱讀學習的成就意識,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3]。畢竟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這一方法能行之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便于教師開展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效果。
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時,教師應站在學生角度,從學生視角出發將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以學生的閱讀水平為依據,劃分不同的英語學習小組,對每一小組開展針對性教學。教學過程使用不同的模式,對基礎薄弱的小組從最基本的詞匯翻譯開始逐詞進行教授,對基礎較強的小組直接上升為高水平閱讀練習,達到分層教學的目的,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以某地中學的教師為例,這位教師在聽說課和閱讀課兩種課型的分層課堂進行了說課,并且詳細介紹了課堂組織形式。針對不同的課型、教學內容設置、分層組織方式及最終評價多個環節進行了深入探究。從學情出發確定各層學生人數;詞匯教學的有效落實方法;具體剖析了語法、閱讀、聽力、復習四個課型,從內容思維含量、講解方式、練習題等方面進行分層設計,以英語閱讀教學的三個層次的導學案進行分析,以刪減或增設的方式優化課堂。組織教學研討,為英語分層教學模式的開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輔助英語閱讀分層教學。初中英語知識體系較為龐雜,即便進行了分層教學部分學生仍舊無法透徹的理解相關知識內容,提高英語閱讀水平。如果能將多媒體靈活生動,形象具體的優勢應用到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例如,應用多媒體清晰的標記功能將閱讀材料逐字逐句進行簡明的標注,便于學生理解。其次,媒體設備可以將閱讀材料保存下來發送給每一位學生,便于課后記憶理解。此外,講解具體的某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學生展示課本以外的教學素材,利用充滿趣味性的視頻或者圖片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多媒體信息傳輸便捷這一特點還能為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不同難度的閱讀文本,讓學生在適合自己的領域進行訓練,逐漸加大閱讀難度,持之以恒完成閱讀學習的目標。
初中英語閱讀的分層教學是值得提倡的一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幫助學習基礎不同的學生提高學習能力,也能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閱讀需求,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個體差異,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通過重難點分層,教材刪減,多媒體設備輔助閱讀等分層教學的方法不斷提升了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