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朗
(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第一小學 西藏 江孜 857400)
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打造一個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當然,因為小學生的自控力較差,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因為過于投入游戲而忽略了課堂學習。因此,教師在課堂活動當中,一定要注意維護課堂的秩序以及課堂的游戲時間,這樣才能使得游戲教學真正發揮作用,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
新課程改革首先就是要改變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誘導學生發揮其最大潛能。教師在這樣的課堂上,不是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重在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始終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積極探索新知的熱情,循循而誘之,讓他們欲罷而不能。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教師自然就需要不斷探索,下一番苦功夫。教師必須相信學生有潛在的嘗試能力無憂論文網,對學生的探索活動要充滿信心,循循善誘。創設師生心理相容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感到老師既是師長,也是最可親近,可以與之交心的朋友。一般情況下,上課半小時以后一些學生因為端坐時間較長,感覺不太舒服,導致精力的分散和課堂效率的下滑。
“學校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培養鸚鵡學舌的模仿者,而是培養能夠自己獨立思考的創新者。”所以,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教師要為學生服務。在課堂上教師少說點,扮演好“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一角色,把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盡可能地讓學生放飛思緒,各抒己見,暢說欲言,彰顯個性——但不是信馬由韁,輔以科學地有規律地引導——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翁,“我的課堂我作主”。在教學中還采取了這樣一個方法,每個單元都安排一篇課文,讓一個學習小組完全代替教師來講授,他們課前認真地備課,查閱各種參考書,精心設計問題,寫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師則坐在學生的位置上,耐心聽講,與其他學生一樣提出疑問,記錄板書等。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探討、傳授知識。這樣,角色的轉變,不僅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還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從而達到激發學習興趣、“樂學”的目的。
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是強調了興趣在學習中的作用。可見,要讓學生熱愛并學好語文,積極、主動、輕松、愉快、有效地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教學成功的關鍵,而這個“關鍵”就靠我們如何在課前的幾分鐘里緊扣學習內容去激發和點燃。在教學中,教師應創設開放性的現實生活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和興趣。利用音樂、圖片、錄像或實物導課,或一句巧妙的開場白,一個優雅的動作,一個懸念的設置,上課一開始就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這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巧妙的導課,會讓學生產生好奇心,從而激發起求知欲。使學生想學、樂學、愛學,讓語文課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在一堂自習課上,一名小女生懶得做練習冊上的那些機械重復的題目,只對造句和看圖作文感興趣。不知什么時候教師突然來到她身邊,并抽走了她的練習冊。霎時間,她惶恐不安,如臨大敵。然而教師并沒有因為練習冊上大片大片的空白而大發雷霆,卻對小女孩造的句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句子是這樣的:“花骨朵們正在聚精會神地傾聽春天。”教師看了以后,輕柔的朝小女孩一笑,夸贊道:“非常好,很有想像力,多有靈性啊!”隨后又問道:“為什么不說‘傾聽春天的腳步’呢?”小女孩第一次受到如此夸獎,心頭一暖,膽大了起來,反駁道:“有時候春天來時是沒有腳步的,是披著綠紗乘著風來的。”教師沒有說話,只是輕輕地拍了拍她的頭,走上講臺,她的練習成為講造句題的范本。欣賞和鼓勵帶給小女生無窮無盡的動力,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學習熱情特別高漲,特別用功,成績一躍成為班級第一名。由此說明:十次說教不如給學生一次表揚,十次表揚不如給學生一次成功。每個學生都愿意學有進步和獲得成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否融洽,決定著語文教學課堂氣氛否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不是靠鐵的紀律和揮動的教鞭“打”出來的,它依賴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依賴于教師角色的轉變,依賴于民主平等師生關系的建立。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破除“師道尊嚴”,變強調學生尊重老師的單向要求為師生互敬的雙向統籌,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變傳統教學中的專制型或權威型為合作型或伙伴型關系。在語文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權利,努力創設民主氣氛,實現民主對話、民主交流,呈現一種協商式、和風細雨式的良好師生關系氛圍。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和途徑是多種多樣,只要教師增強責任感,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收集、積累教學資料,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讓材料進課堂,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轉變觀念,大膽求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一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愛學,讓語文課教學重新煥發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