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容
(福建省福州一中,福建福州 350001)
隨著課程改革的日漸深入,學習任務群的概念也被提了出來,將學習內容劃分成選修、選擇性必修與必修三大類,并分配形成不同的任務群。適逢其時,一直以來注重重整知能模態與思維結構且已獲得應用價值和實踐經驗的群文閱讀,將在全新的探索與考驗中和學習任務同生同行,以獲得新的實踐突破和價值認同。學習任務群和群文閱讀中的“群”,盡管在內容構建上的要求有所不同,然而在學習形式、本質屬性、實踐路徑以及理念創新上,卻保持著高度的一致性。可見,在學習任務群的驅動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必將彰顯其獨特的創生意義和創新價值,還需要教師對此給予足夠重視,并對其實施策略展開積極的實踐與探究。
一方面,群文閱讀為學習任務群的基礎。群文閱讀與學習任務群在概念和操作等方面均存在極大的相似之處,其中,群文閱讀方式是學習任務群操作與設計的重要基礎;另一方面,群文閱讀為學習任務群的參考[1]。它基于對教學內容的整合,且與課程統整存在十分密切的聯系。學習任務群這一理念的提出,將高中語文的學習目標、資源、內容及評價等有機地整合了起來,通過課堂統整形式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展開整體設計,讓群文閱讀的操作更加便利。此外,群文閱讀為學習任務群的保障。對學習任務群而言,其主要以具體的學習任務為指導,涉及的材料為論述、文學、實用等類型,最終目標為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群文閱讀是一種以多文本為特點的閱讀教學方式,通過應用學習任務群,能夠實現多層次、多角度的深入閱讀,從而達成良好的學習成效。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想使學習任務群更好地應用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確保群文閱讀的教學目標與學習任務群的設置要求相符合,有效處理統籌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將層次差異凸顯出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習任務群作為具體設計單元,厘清其要求,構建有針對性的群文閱讀主題,再將主題轉化成一個個小的議題,結合議題挑選課文,進而構建從學習任務群到主題、議題,再到課文的結構。
以高中語文教材為例,教師可以結合沈從文的《邊城》與曹雪芹的《林黛玉進賈府》來構建學習任務群——閱讀并研究整本書,引導學生對小說中的典型人物形象進行分析,探索小說運用的藝術技巧與方法,并理解其主題思想。教師也可結合《我與地壇》《荷塘月色》來構建學習任務群——中國當代作家的作品探究,使學生集中閱讀史鐵生和朱自清的經典著作,并分析其主題和思想。當然,教師在對不同任務群間的關系進行有效處理的基礎上,還要充分關注課文與議題的選擇,以此充分凸顯教學的差異性和層次性。
隨著課程改革的日漸深入,教育部門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希望語文課程能夠充分發揮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因此,在不同語境下,教師應組織不同的教學活動,以此強化學生運用語言和文字的能力。議題的確定是群文閱讀獨特的方法,環境的創設、問題的提出和分析及解決,都是群文閱讀明確議題的主要流程。教師在設計議題的時候,應該結合具體教學目標,在組合文章的時候,考慮學習任務群的特點、課文內容以及不同任務群間的關系[2]。
以高中語文教材為例,其蘊含著豐富的議論性課文。教師可以構建學習任務群——思辨性的閱讀和表達,如結合《蘭亭集序》《逍遙游》構建“人生和宇宙”的議題,同時可以將《代悲白頭翁》《春江花月夜》等作品引入其中;結合《阿房宮賦》《六國論》構建“盛衰之因”的議題,同時可以將《過秦論》引入其中;結合《熱愛生命》《信條》構建“感悟人生”的議題,還可以將《老人與海》《罪與罰》等作品引入其中。
首先,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想將學習任務群更好地落實在群文閱讀中,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3]。適宜的教學情境,有助于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增強學生的思維技能和思維品質,進而使其核心素養得到良好的發展。課程改革對高中語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借助學習任務群,營造能夠帶動學生深度且廣泛參與的教學情境。高中語文教師可以以此作為基礎,完善群文閱讀的具體組織與實施。例如,當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史記》選讀的時候,就可先讓學生預習,再對學習任務群進行具體設計,借助群文閱讀的形式,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流暢、準確地朗讀所選篇目。針對一些不好理解的語句,教師可以為學生重點講解,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和啟發下,自主鑒賞課文的寫作手法。結合司馬遷評價歷史人物的內容,教師可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使學生將自己的看法積極地闡述出來,同時給學生安排學習任務,即讓學生閱讀《史記》的經典篇目之后,將自己的體會和心得撰寫出來。
其次,注重體驗化學習的開展。新課標強調,要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構建語言實踐。學習任務群以合作、自主、探究為主要方式,凸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所以,群文閱讀教學要轉變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方式,將教師定位于參與者、輔助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且由學生的學習成績評價并判斷教師的教學效能。另外,在教學設計與實施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條件,以此促進體驗化學習的順利開展和實施[3]。從本質上說,群文閱讀是比較性閱讀,借助對多篇課文的閱讀和比對,從而提取、整合并轉化信息,且在此基礎上進行評價、判斷,共同商議并達成共識。所以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處理好學習內容、教學情境及體驗學習間的契合與匹配,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有效指導。
綜上所述,相較于傳統教學,群文閱讀有著自己獨特的處理方式,且無論在理論還是實踐方面,均需要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綜觀當前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現狀,其尚處在初始階段,需要語文教師的不斷實踐與探究。將學習任務群引入群文閱讀教學,能夠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學生的學習品質,這對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的開展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