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潔貞
(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西津小學 廣西 南寧 530000)
對于小學生來說,各項能力正處于萌芽階段,是能夠促進學生今后更好的發展的關鍵性階段,而語文作為義務教育的科目之一,在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上可以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語文教學。但是,就現在的教學反映的情況來看,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頗深,教師在課堂上占據著主要的領導地位,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質量得不到有效地提升,學生對語文的求知欲望也逐漸喪失,嚴重地阻礙了學生今后的發展。因此,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利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可以將單向的交流變為雙向交流,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來,有利于學生長遠發展。因此,現代教師要積極的將小組合作運用到教學中來,力求學生能夠不斷地發展。
在基于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中,科學合理地劃分小組成員是小組合作模式能夠順利進行的前提和基礎。對于一個小組來說,成員是核心部分,一個優秀的小組必定有著科學的小組成員劃分,這樣才能發揮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最大優勢,才能促進學生不斷地發展和提高。因此,在劃分小組成員的時候,教師首先要充分地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性格情況,然后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將小組劃分為階梯型的模式,組內的成員的語文能力要分布均衡,性格最好可以互補,以便起到帶動學生學習的效果。另外,各個小組之間的綜合語文能力要大致相同,方便讓小組之間相互競爭,以此來體現科學、合理、公平性的原則。
科學合理地分配組內任務是一個小組合作的核心,是小組合作模式進行的必要環節之一,有利于營造和諧的小組氛圍,最大化地發揮出小組合作的最大價值。對于小組之間劃分任務來說,如果任務劃分得不合理,那么學生內心就會產生抵制的心理,不利于小組合作的順利進行。因此,教師在分配組內任務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語文能力,來分配適合成員的教學任務。以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內容為例,在講解《鳥的天堂》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讓組內語文基礎能力差的學生掌握文章中生詞的含義,了解文章大意,查找文章背景資料。基礎能力較好的學生可以分析文章結構,找出文章線索,尋找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切入點。語文基礎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分析文章內涵,找到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然后讓學生完成各自的任務之后,相互交流討論,以此來合作學習。
小組評價機制是小組合作模式能夠正常運行的基本保障。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可以讓教師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缺點,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有利于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之后的教學中。對此,建立小組評價機制的時候,要科學合理,最好一周為一周期,不僅需要教師給學生評價,還需要學生自評、互評,以求多方位、多角度的來讓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找到自身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然后進行改正,以求保持最好的狀態和精神融入到之后的教學中,以此來保障教學的有效進行。以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內容為例,在進行第一組的學習之后,教師就可以進行評價,讓學生能有一個更好的態度面對后一單元的學習,進而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實行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首先可以合理科學地劃分小組成員,這是基礎和前提;其次可以科學合理地分配組內任務,這是中心;最后可以建立小組評價機制,這是保障。通過這一系列的手段,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提高學習質量,提升語文修養。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和總結,不斷地創新和改革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力求促進學生不斷地成長和提高,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