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 予
(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 100081)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對于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和理解能力等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意義,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采取信息化結合小組合作的教學策略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
信息化教學是時代帶給我們的紅利,我們國家科技在快速的發展隨之為各個領域帶來了新的變化,涌入新鮮的血液。在教育教學方面,信息化教學則是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借助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拓展知識、將課堂上的書本知識更好地與時事相結合,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在如今的教學過程當中,信息化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使用地非常普遍,教師們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例子也變得屢見不鮮。微課是信息化教學模式下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種教學形式,就是利用視頻、動畫的形式對某一知識點進行講授,微課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很好地整合資源。微課的使用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課堂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們課堂的積極性與參與度起著很大的作用。可以說信息化技術在高中課堂使用也成為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和選擇,為學生提供了許多的學習資源,學生不必拘泥于自己的學校和教師,有機會接觸到全國甚至全世界有名的學者,這種學習方式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小組合作這一學習形式同樣也是近幾年來被廣泛推崇的一種學習形式。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老師在講臺上進行口授,學生們坐在下面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遵循學生們在學習過程當中的主體地位這一思想,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只能夠停留在表面,很難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是根據素質教育的提出而產生,學生們可以自主地探究所學知識,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掌握一定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非常適用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這樣有利于學生們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在這個過程當中學會如何與團隊合作探索,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
目前高中語文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阻礙著學生學科素養和教學質量和提升,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些問題才能相對應地進行調整和創新,提升語文教學效率。首先,教學過于功利化;高中階段的學生有高考的壓力,面臨著沉重的學業負擔,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為了提升學生的應試能力,花費大量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習題的練習和試題的講解,教授學生各類題型的應試技巧和寫作的堆砌方式。這樣的教學呈現出表面繁榮,雖然學生應試能力得到大幅度地提升與增強,但是實際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卻停留在一個較低水平,缺乏豐富的文學素養和寫作功底,寫出的文章都是由華麗的辭藻堆砌而成,并沒有借助文章表達自己真實的所思所想和內心情感[1]。其次,教學過于依賴課件;一些教師注重在課堂上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信息化教學,在課堂上通過相關的課件、視頻等形式教授相關的知識點。但是在進行信息化教學時方式不恰當,一部分教師過于依賴提前準備的課件,上課完全就是照本宣科地將上面的知識內容念給學生們聽,不能靈活地根據學生們學習的實際對教學活動和教學環節進行適當調整。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很難深入地理解各類語文知識,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最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仍然采取傳統的滿堂灌模式,沒有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認為單單依靠學生對教材上的只是進行探索花費的時間過多,學生不好把握重難點知識,就大包大攬地完全依靠自己進行知識的教授,認為學生只要聽懂了知識再結合習題練習就可以掌握知識[2]。但是這樣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過于依賴教師,沒有獨立學習的能力和學習習慣,在將來的學習生活中很難依靠自己清晰地制定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難以獲得長遠的發展。
3.1 相關信息導入,提升學生興趣。教材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各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活動涉及的主要參考依據,而教材上面主要包含多篇閱讀文章,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學科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模塊,在教學時需要重視起閱讀教學。每一篇閱讀文本都具有特定的情境和主體,表達出作者的某種思想感情[3]。學生直接閱讀這些文本很難設身處地與作者產生共鳴,對文本產生興趣,這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課堂導入,通過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聯的圖片、視頻、動畫等等吸引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借助信息化教學對課堂導入環節進行設計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對知識進行探索和學習,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以人教版教材語文必修二的第一單元《荷塘月色》為例,本文是朱自清先生描寫自家院子旁的荷塘夜色風光,對荷塘當中的“葉子”“白花”“滿天的星星”“月光”……這些自然景色進行了細致的描寫,文章整體用詞造句講究,課文意蘊優美,是一片非常好的描寫自然的散文。教師在對《荷塘月色》這一課進行講授時,可以在課堂開始時播放一些與荷塘和月色相關的優秀視頻、動畫、圖片等,這些形式可以非常直觀地讓學生們了解到荷塘月色的美妙之處,讓學生們與朱自清先生一般置身于夏日夜晚的荷塘旁邊,這樣學生們就能夠在這樣的情境之下也能夠有所感悟,從而對朱自清先生的有感而發進行深層次的領悟。這樣學生們理解課文,背誦段落,模仿寫作都能夠從這樣的真實情境之中受益。課文學習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從這些具體的情境之中寫出自己的感想與體驗。這樣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效果要好得多,既提高了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也能夠增強到學生們的寫作能力。
3.2 轉換教學主體,小組探索學習。小組合作是非常實用的一大教學方式,發揮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更好地對知識進行探究交流,提升學生自學能力。教師在設計課堂進度和教學環節時一定要以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為主,根據學生實際不斷地進行教育教學的調整,促進學生學習[4]。只有遵循學生是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這一教學觀念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自主探索語文知識,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當中最有效的不是教授具體的語文知識,而是教會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的核心素養才能夠得到鍛煉和發展。如今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經常進行信息化教學,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提前準備好網上的材料,通過微課教學形式向學生講授新的知識,讓學生對課堂教授內容進行了解,然后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對新的語文知識進行探究學習。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生可以直接表達出自己的疑惑和問題,與小組成員共同進行探討和交流,每個人積極動腦思考,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這樣小組合作,自主探索的教學形式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僅僅依賴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是遠遠不夠的,這樣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永遠也不能得到提升[5]。學生的自學能力在這樣的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下得到提升可以幫助學生隨時隨時隨地根據自身的興趣學習新的知識內容,豐富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核心能力。
以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勸學》為例,這一篇文言文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習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明確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時必須“積累”“堅持”“專一”的道理。教師讓學生提前對文章進行預習,然后在進行教學時首先通過微課視頻對文章的內容大意和文章結構進行梳理和講解,讓學生對本篇文章有初步的認識。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文章寫作運用的方法、作者寫作的意圖進行深層次探討,學習作者寫作的巧妙之處,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激情。學生在小組探究的過程中可以直接說出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看法和感悟,與其他小組成員展開交流,共同進行探討,每個學生都可以充分地融入討論和學習當中,更深層次地對課文進行探索學習。
3.3 重難點突出,增強文本掌握。每一堂語文課都有自己教學的重難點,學生對這些重難點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影響著學生對語文學科知識的學習情況。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注重對重難點知識的教學,加深學生對這些重難點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樣教師實現了自身的教學目標,學生才真正掌握了課堂教授的知識。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視頻進行重難點知識的講解和教學,微課視頻往往是圍繞著某一個具體的知識點展開描述的,時長有限,短小精悍,非常適合運用到高中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在互聯網上找到與本節課息息相關的微課視頻,向學生講授文言文的文化常識、閱讀文本的背景知識、內容結構、寫作方式等等。
信息化教學可以為學生學習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為語文學科的教學增添動力,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可以增添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間,可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和綜合能力。教師應該結合時代發展的特征,遵循高中生身心發展規律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模式,不斷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為教育事業的現代化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