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玉林
(甘肅省古浪縣古豐初級中學,甘肅古浪 733100)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學生應從小開始學習英語,在不斷的單詞積累中培養自身的語感。教師應從核心素養的視角出發,創新英語教學方法,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從而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英語課堂氛圍。
只有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才能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初中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由于學生各自語言素養不同,其學習語言的能力也會有一定的差距。教師需要向學生傳授科學、有效的學習經驗,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英語不僅是一門理論知識學科,還富含一定的文化底蘊。學生在開展英語學習時,需要了解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思想,尊重中文和英文在語言表達時的差異性,加強對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學生還需要對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展開對比學習,試著將自己置入特定的情境中,逐漸掌握基本的英語常識,為接下來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
對于廣大初中生來講,英語是一門與母語完全不同的學科,英語學科的知識點繁多且分散。為了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學習能力,在學習中產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從聽、說、讀、寫等方面展開針對性的學習,試著在日常口語交際中應用英語[1]。
近年來,面對日益加重的課業負擔,學生的課余時間逐漸被占用,導致很多學生出現了厭學的情況。教師既想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又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基于這一教學情況,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對現階段的英語課堂進行改革,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努力為學生創建英語高效課堂。只依賴教師的一己之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與教師相互配合。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對重點學習內容展開針對性教學,引導學生厘清思路,尋找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使學生充分利用課下時間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鞏固基礎知識,為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奠定基礎。
教師需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與觀念,除了向學生傳遞單詞、語法的知識外,還應給學生介紹西方國家文化背景和社會現象。與此同時,教師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還應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改進自身的教學模式,打破過去英語學科教學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性,豐富教學內容,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英語學習能力。例如,在教學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這一單元時,由于該單元主要圍繞中秋節展開教學,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向學生闡述我國中秋節的歷史,并講解我國是如何慶祝中秋節這一傳統節日的。
教師應用現代化技術開展英語趣味活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原本枯燥、乏味的英語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網絡信息技術下的趣味性活動形式有很多種,如聽音樂、看視頻、講故事、猜謎語等。例如,在講解關于“過去時”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給出Tom's Yesterday 這一話題,同時在電腦屏幕中給出以下單詞提示,每個單詞都會對應一張相應的圖片,如“put on”“begin”“paly”“study”等,隨后讓學生將自己掌握的名詞與屏幕上的動詞連接編成故事,編出Tom 昨天做了哪些事,試著從中熟練應用過去時的用法[2]。
1.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在現階段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去讀淺顯易懂的雜志或新聞內容,試著在生活中運用課上所學到的知識。例如,教師在講解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的相關內容時,應先對文章脈絡加以梳理,整理相關的知識點,在課堂上展開訓練。在學生快速瀏覽文章、大致了解文章的結構后,教師再根據文章中的陌生詞匯與語法知識點進行講解,為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巧妙設計課堂問題能夠提高初中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這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提出有效的問題不僅可以掌握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并找出其中的不足,還能引導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課堂中,推動高效英語課堂的構建。教師應立足于初中人教版英語教材,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任務巧妙設計問題。課堂提問應從實際出發,尋找最佳時機來提問,發揮問題的最大效果,如學生在剛上課時注意力難以集中,為此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學生普遍感興趣的問題,引導學生參與思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講解playing sports的相關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Please tell me what you plan to do tomorrow afternoon?”當學生回答出“going to swim”或“going to play basketball”等答案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初步掌握“be going to do sth.”一般將來時的用法。隨后,學生可以根據一般將來時的句式特點進行自主提問,邀請其他同學來回答,以此提升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教學效果。
2.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
無論是哪一門語言,都與其國家文化緊密聯系。想要學好英語,學生就要具備一定的西方文化意識。因此,教師在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應加強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將西方國家文化習俗、風土人情融入教學中,培育其跨文化學習意識。例如,在講解I'd like some noodles相關內容時,鑒于中國人喜歡吃面條,西方人喜歡吃意大利面,中國面條和意大利面的制作方式也是不同的,教師可向學生舉例說明,引導學生了解西方的餐飲文化,并將知識點延伸到西方餐桌禮儀,以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為提升其學科核心素養提供幫助。
3.創新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
對于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創建,教師還應從寫作教學角度出發,創新教學方法,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其英語寫作能力。
(1)教師應做好課前教學準備工作
單詞和語法的學習與積累應服務于英語閱讀和寫作活動。寫作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應用部分,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教師應要求學生學好單詞,掌握基礎語法,對相關的英語知識有一定的理解能力;還應從生活、學習、文化等方面入手,向學生講解各類英語文章形式,使學生在日常聽力訓練和閱讀理解中積累寫作素材,激發其寫作興趣。例如,在學習Is there a post offi ce near here?相關內容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家到學校的距離和位置情況進行寫作,描述從家到學校的途中會經過哪些商店,是否有警察局、醫院、幼兒園、餐館、公園等基礎配套設施。隨后,教師選出優秀的作品讓學生朗讀。
(2)加強對學生的課后寫作練習
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要求英語教師不能將教學目標局限于對知識點的講解上,還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后時間,根據教師提供的閱讀書單進行閱讀,以增加詞匯積累量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為寫作水平的提升創造有利條件。
4.鞏固英語基礎知識
想要學好一門學科,就要不斷鞏固該學科的基礎知識。文字是語言的載體,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學習英語應先掌握單詞的詞性與基本用法,了解詞匯在句子中的表達作用。學生在擁有充足的詞匯量后,就能更加順利地了解句子的含義。因此,教師應在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上,引導學生掌握基礎句型結構和語法知識,立足于構建核心素養,創建高效英語課堂。例如,在開展單詞教學時,教師可讓學生大聲跟讀單詞,感受單詞發音,從中尋找英語語感。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可尋找句子的主語、謂語、賓語,確定句子的基本結構,了解句子的固定搭配,把握文章時態變化,歸納不同時態所出現的標志性單詞,以此形成特殊記憶方式,為自身的英語知識網絡的構建提供幫助。
在扎實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教師還要試著為學生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鍛煉口頭表達能力,使英語教學變得更加生活化。教師應從人教版教材出發,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例如,在講解What color is it?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身邊常見的色彩,也可以從古詩詞中尋找一些帶有顏色詞語的句子,讓學生在古詩詞意境中填寫英語單詞,如“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red)于二月花”。學生在掌握古詩詞的同時,也會將英語單詞和中文詞義一一對應,從而提高了對英語詞匯的學習興趣。
總而言之,從核心素養角度出發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是當前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學模式,不僅符合新時期課程改革的要求,還滿足了時代發展的需求。教師應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應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培養學生提升意識的能力,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為學生創建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