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居利
(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龍安中學 福建 福鼎 355200)
核心素養是對之前提出的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的深化和完善,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培養學生對核心素養,旨在培養學生能夠在特定的生活情景中有效的處理問題,能夠正確的形成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而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信息化教學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現象。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信息化教學,可以有效的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但是,依據現在的教學反映情況來看,具有很大的問題,例如課堂過于依賴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停留于形式,忽視了學生對課堂的實際需求,教學內容與所用信息技術搜索出來內容不能有效搭配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嚴重的阻礙了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導致教學質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得不到有效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全面發展。對此,教師要積極的尋求有效的策略,在教學中科學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使信息化教學能夠更加規范,以此來促進學生成長。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也讓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資料的獲取途徑增多,種類也逐漸的多樣,但這樣也是對教師資料收集能力的考驗。網絡是一個大平臺,教學資料十分的豐富多樣,而面對眾多發資料,需要教師結合道德與法治的核心素養,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的需求情況,認真的篩選可以進行教學的資料,精心準備教學資源,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這節課所需要學習的內容,以此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以人教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內容為例,在講解“少年有夢”的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精心收集相關的內容,例如各個時期年代的一些偉人的夢想,以此來讓學生尋找自身的夢想,了解當下這個時代的夢想,以此來提升自身的內心素養。
信息化教學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下的產物來進行有效的教學。而信息技術下的產物是十分多的,例如:多媒體設備,微課,PPT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教學資源來加以使用。而教師在利用這些產物的時候,要科學合理,靈活運用。例如微課可以被用來復習,攻克重難點,課堂導入等,PPT可以被用來講課等。除此之外,教師也應該利用信息技術產物,來靈活的選擇教學方式,例如:除了講授法,討論法外,還可以有情境演示,辯論,社會實踐等,以此來提升教學效果。以人教版八年級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內容為例,在講解“預防犯罪”的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制作一個內容為預防犯罪的情境讓學生觀看,然后讓學生進行情境演示,以此來讓學生掌握這節課的重點。這樣的方式,有效的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
在進行每一節課的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制定教學目標,為學生制定學習目標,以此來為學生的學習指導方向。而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融入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明確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目標,而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對此,教學目標的設定不能只注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來為學生做到這一步,利用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來為學生展示所要達到目標的相關內容。以人教版初中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內容為例,在講解“世界舞臺上的中國”的內容的時候,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可以為:了解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對此,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讓學生觀看一些國際對中國的看法的視頻,以此來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促進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合理有效的進行信息化教學,可以精心選擇教學資源,靈活運用信息技術產物,科學的制定教學目標等,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讓學生能夠綜合發展。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的依據教學情況來進行反思和總結,要不斷的與時俱進,力求能夠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斷的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