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科龍
武警警官學院軍事訓練系,四川 成都 610213
擒敵術應用技術是踢、打、摔、拿、控等動作在實戰條件下的綜合運用,表現為兩人操配互搏的對抗形式,主要由倒功、主動擒敵、防反擒敵、解脫擒敵、奪兇器擒敵和捆綁動作等內容組成,是擒敵術的主要制敵動作,在武警官兵執行各類任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在多年訓練實踐中,受組訓不科學、消極保安全等因素的制約及以練為考、練為看等錯誤思想的影響,導致擒敵術應用技術訓練標準始終不高,表演成分過多,脫離了緊貼實戰的根本宗旨,更達不到“勁力當先、敢于近身、以快破敵、以巧取勝、控制關節”的要求,關鍵時刻難以派上用場,成為制約當前擒敵戰斗力生成的一個重要因素。必須針對應用技術訓練中存在的普遍不足和突出問題、深入分析、查找原因、切實端正思想認識,拿出提升訓練實效的有效辦法。
1.1.1 教練員能力有限
應用技術是擒敵術訓練的重難點內容,教練員作為訓練的主導者和示范者,如果自身水平不行,勢必制約受訓者對技術動作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一方面,不少教練員對擒敵訓練教材的理解不夠,沒有吃透教材內容,領悟不了教材的精神,比較突出的一個現象就是:同一本教材可以教出幾種動作出來,可謂是五花八門。部分教練員缺乏相應的施教組訓經驗,對如何搞好應用技術訓練沒有頭緒和細化標準,難以將教材的理論真正運用到實踐中。
1.1.2 組訓方法效果差
首先是組訓方法不活。應用技術訓練方法包括體會練習、分解練習、連貫練習和對抗練習等,這也是擒敵技能訓練的一般規律,由分解到連貫、由基礎到應用,練習初期大多數教練員能夠遵循這一步驟,但進入鞏固提高階段后,教練員往往沒有針對不同受訓者、不同訓練階段采取不同訓練方法,例如單一的采用以老帶新,沒有適時進行分組訓練,導致新老同樣教,練法不活,效率很低。教練員如果不能很好的安排訓練進度和調節訓練氛圍,則容易導致厭訓怕訓、訓練積極性不高的情況出現,不利于訓練的有效進行。其次是糾正方法不準。部分教練員指出問題不及時、不準確,采取的糾正方法不恰當,不能綜合運用口令糾正、動作示范糾正、正誤對比糾正等方法。常把個別問題進行集體解決,把分解練習出現的問題留到連貫練習時進行糾正,對復雜的動作簡單地采用口令糾正的方式,對后倒等危險動作錯誤的運用正誤對比糾正的方式,對老兵存在的痼癖動作則反復使用動作示范糾正,效果不明顯。
1.2.1 “練為考”的觀念普遍存在
自武警部隊新一代《軍事訓練大綱》頒布以來,對各項軍事訓練提出了明確標準和更高要求。這無形給各級組訓單位一個很大的壓力。遂行執勤、處突、反恐等任務能直接檢驗各部隊綜合戰斗力,但就某一技能而言,考核便成了檢查技能水平與評比各單位訓練是否合格的一個重要標準。由于擒敵術應用技術不同于基礎拳腿法,難以進行量化考評,同時目前對抗性考評手段還處在摸索實踐階段,在這種情形下,擒敵應用技術這門戰場“硬功夫”往往成為考場“軟科目”,導致一些基層主官根本不重視平時的訓練,長此以往形成了考核能過關就行的錯誤思想傾向。
1.2.2 “練為演”的現象比比皆是
目前,某些“練為演”的現象應該杜絕,把擒敵術應用技術表演當作武警部隊的特色科目,同時,在軍隊的節日中 ,匯演的一些動作更具有表演的性質,與平時要求掌握的真功夫相距甚遠,應根據大綱和訓練計劃安排,無論是節日表演還是其他情況,都要有真摔真打的實踐,真正展現擒敵術。
1.3.1 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就整個武警部隊來說,擒敵術應用技術訓練出現訓練事故甚至傷亡事件并不少見,總部首長對此高度重視,多次在會議上強調安全問題。但一些部隊領導和教練員不能充分領會上級意圖,有的產生消極保安全思想,應用技術能少練就少練,有的卻形成“不出事等于沒事”的危險觀點,把安全拋在一邊,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網絡上常見的武警戰士在水泥地上展示摔擒應用技術動作的視頻,就是“安全掛嘴邊,事故在身邊”的尷尬寫照。
1.3.2 安全措施不到位
根據訓練規定,進行倒功、應用技術和實戰對抗等訓練時,必須穿戴好護具在摔跤墊上進行,特別是對于傷亡率較高的后倒訓練,在實際訓練中已逐步取消。然而應用技術“擊腹折腕”“抱腿頂摔”等動作中,又需要用到后倒,所以一些教練員采取現學現用的方式,臨陣磨槍,倉促之下,基礎打不牢,勢必造成不該有的損傷。此外,部分教練員片面認為設置訓練場地,組織穿帶護具比較浪費時間,在防護措施不到位的情況下就直接展開訓練,隨著受試者擒敵應用技術對抗強度的增加,這無疑是給安全亮起了紅燈。
2.1.1 加強教練員能力素質
應用技術不僅是多種格斗動作的組合,其蘊含的制敵機理與實戰變化也較為復雜,對教練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從警官層面,教練員應當做到“精”與“廣”。“精”就是必須對教材相關內容研究要深,盡可能做到吃透教材內容,領悟教材精髓。應用技術要求做到“拿得準、摔得狠、控得牢、制得住”,為此操作必須準確細膩,控制講求無縫銜接。因此,教練員要勤思考、多總結、善歸納,既要精講多練,又要表達準確,盡量避免模棱兩可的語句,以免受訓者難以理解或理解錯誤。“廣”就是要求警官應當根據擒敵應用技術涉及面廣的特點,立足教材拓寬知識面。加大對人體生理學、生物力學、運動心理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正確合理的運用各門學理,用科學原理和實戰原理深入解析應用技術動作,關節如何有效控制,摔敵如何迅猛有力等。其次從士官層面,教練員要做到學、練、教三者有機結合。學即從警官示教作業中學動作標準、訓練標準,學標準能使展開訓練時有章可循,避免動作五花八門、標準不高的現象產生。練即練基礎、練動作、練作風,可通過加強自身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和抗擊打等訓練來打牢素質基礎,通過反復練習應用技術提高動作標準,練就過硬本領和作風,進一步發現練習技巧與規律,為下步有效組織訓練積累經驗。教即搞好示范作業,要搞好示范作業除了從教材上學規范、從資深教練員處學方法,還要注重從日常組訓中總結經驗教訓,多措并舉,提高應用技術訓練水平。
2.1.2 合理運用組訓方法手段
首先,訓練方法選擇準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要因材施教,要根據具體對象實際采取不同訓練方法,尤其是新老結合、強弱搭檔的情況下。當然,方法不在多而在準確、及時,要機動靈活,對新兵多動作示范、對老兵多要領提示,對落后者多鼓勵、對優秀者要提高標準。二要循序漸進,在體會練習階段要進行啟發誘導,使其領會動作;分解練習階段要突出重點,把握關鍵環節;連貫練習階段強調精講多練,反復練習,熟能生巧;在對抗練習階段堅持訓戰一致,把擒敵實戰需要的技術、戰術練實練精。三要詳略得當,對于操作過程簡單的應用技術動作,可直接跳過分解練習,多進行連貫訓練;對于復雜應用技術動作則應多進行分解練習,在準確熟練掌握動作要領基礎上,提高速度和力度即可。但無論采取何種訓練方法,都應該注重調動受訓者的積極性,充分激發其訓練熱情,培養受訓者“精武強軍”的使命感和敢打敢拼的戰斗精神。其次,選擇糾正方法要從問題的特性出發。一是針對個別存在的問題進行個別糾正,對于新兵存在的問題可進行單個教練,多做示范,誘導糾正;老兵存在的問題,大多是痼癖動作,應分解糾正,抓住問題、突出重點、反復強調。二是針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集體糾正,對新兵存在的問題可采取強弱搭配結對子、新老分組練習,然后采用動作示范和分解糾正的方式,一步步進行規范講解;對老兵存在的問題,則有可能是訓練初期即存在,之前的教練員動作講解示范不準確,可采用正誤對比糾正的方式,指出問題、明確標準,而后通過反復練習形成新的記憶。
2.2.1 注重實戰意識的培養
首先,要筑牢“練為戰”的實戰觀念。訓練的最終目標是實戰,只有認清這點訓練才不會劍走偏鋒,訓練的成果才能在實戰中得到發揮。一是樹立“練為戰與練為勝”的思想,緊緊圍繞習主席“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來組織訓練,真正發揮擒敵應用技術的實戰性和高效性,切實達到一招制敵的效果;二是認清 “練為戰”與“練為考”的關系,只要真正做到了動作要領準確規范,具有連貫迅猛的實戰殺傷力,這樣的擒敵應用技術動作也必然更能博人眼球,自然考出好成績;三是把握 “練為戰與練為演”的分界線,擒敵應用技術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其聲、型、勢就是一種美,不能刻意,過于死板,否則就“越界”了,偏離了實戰技擊的攻防本質。其次,要提高擒敵戰術意識的水平。一要遵循勇敢沉著、把握時機、攻防兼備、活用戰術的基本要求,在實戰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要通過實踐磨練、精神培育、提高心理攻防能力,培育戰斗精神,使自己在實戰中臨危不亂,保持清醒;三要通過戰例分析,在勝利與失敗的強烈對比下形成自我戰術體系,在與敵實戰中才能思路清晰、靈活機動、克敵有術。
2.2.2 把握實戰運用的技巧
首先,奇襲為主。其核心要義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戰無定法,實戰中很可能碰到整體實力優于自己的對手,必須通過創造性的戰法設計,打敵措手不及,擊敵意想不到。在戰場上,根本不需要搞什么對稱作戰,你打你的戰法,我用我的招數,亂其陣腳,應用技術中的“抱膝打頭”正是由后奇襲的典范。其次,巧戰為魂。其核心要義是直擊要害、結構破壞和系統毀癱,就是要對敵實施點穴式、震懾式、癱瘓式作戰,達到“一節痛,百穴不用”的效果。擒敵應用技術的要訣也強調一招制敵,必須了解人體構造,精確打擊敵要害部位,才能在實戰中機動靈活、揚長避短,以巧取勝,應用技術中的“蹬襠擊頭”就是直擊要害的巧戰。再次,軟硬兼施。其核心要義是軟硬結合,打誘并舉,綜合制勝,雖說“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但是面臨防守嚴密之敵,單純地進攻只能迅速消耗自身體力。為此,可通過示弱,誘敵進攻,再尋找破綻,將敵制服,例如,應用技術中的“抱腿撞襠”能在對方處于優勢,盲目出拳進攻、不注重下盤防守或處于劣勢出拳猶豫之際,迅速下潛近身將其制服。
一要將上級指示要求傳達到位,必須多次組織專門學習討論,充分領會上級關于應用技術訓練安全的具體要求,并充分運用網絡、板報等載體,大力宣傳和營造注重訓練安全的氛圍;二要加強安全警示教育,通過搜集整理各單位擒敵術訓練,尤其是應用技術訓練中出現的安全問題和事故,用現實說話,可以增強教育效果,使官兵不斷提高警惕,切實在應用技術訓練中始終繃緊安全這根弦,堅決防止違反規定、盲目蠻干和發生訓練事故;三要把訓練傷預防和治療作為重點,提高官兵自我防護能力,要將運動人體科學相關知識穿插到教練員培訓和受訓者健康教育課程中,讓同志們了解應用技術訓練中常見損傷發生的原因,明確注意事項,掌握訓練傷臨場處置的具體方法,切實提高官兵確保訓練安全的自覺性和能力水平。
擒敵術應用技術動作對抗性強,操作手和配手的身心都承受著激烈沖擊,對訓練安全的各方面保障要求很高。一要做好訓練前準備活動;二要做好訓練場地器材的準備;三要完善訓練硬件設施。此外,還要根據對抗強度和風險評估具體情況,在必要時安排醫護人員在場,并做好急救準備和各項醫療保障,確保一旦出現訓練損傷就能得到及時救治與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