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惠珍
(廣西南寧市賓陽縣和賓彰泰小學 廣西 賓陽 530400)
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自身素養,另一方面對于學校來說,開展良好教學也堅定了基礎。當前小學生閱讀方式大多都僅限于課堂上,跟著老師的腳步,跟隨語文教材進行閱讀,這樣的閱讀方式比較單一,而且閱讀量遠遠不夠。因此,課外閱讀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有必要盡快開展,讓學生意識到僅限于教材的閱讀是不夠的,要讓他們逐漸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在自身意識和周圍環境還有老師引導的推動下,有計劃地進行課外閱讀,吸收更多的知識。
對于小學生來說,一切行為習慣的養成都是需要長輩們來引導教育的,靠小學生自己是很難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的,再加上需要周圍環境的良好熏染。這就不難想到,其中起最主要作用的一方面是學校教育,另一方面就是家庭教育,這兩個都是對小學生進行教育引導的主要環境。因此,應該大大鼓勵親子閱讀形式,呼吁全體家長,和孩子們共同讀書,收獲更多的思想感受,營造家庭里的讀書氛圍,讓小學生在家里也可以受到渲染,培養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促進孩子的成長。
例如:比如老師可以利用微信群的方式,或者是開班會的方式,向家長傳達課外閱讀給學生帶來的種種好處,呼吁家長在家里培養孩子的課外閱讀習慣,進行親子閱讀,抽出時間陪孩子進行課外閱讀,設計親子閱讀卡,讓家長和學生寫一些讀書的心得體會。每一周或者每個月,老師推薦一本書比如《一百個中國孩子的夢》等等,讓家長和學生共同去讀,學生在家長陪伴下更有興趣進行閱讀,逐漸養成良好習慣。
除了在家里讓家長陪孩子讀書,那作為學校老師,也應該做一些有力措施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開展課外閱讀是為了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小學生的文化素養。因此學校一定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給學生提供更多更有利的方式供學生閱讀,同時也要提供更多的閱讀資源供學生享用。學校要督促各位語文老師多多交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措施,學校也要為此做出策略改變,成立課外閱讀工作小組,研究適合學生進行閱讀的又不耽誤正常學習的方法。
例如:學校可以專門為語文老師的課程設置一堂“課外閱讀課”,在這一節課上,老師給同學推薦課外讀物比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等這些課外書籍,專門讓學生進行閱讀。有的學生在課余時間也肯定進行了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將自己讀過的書籍跟大家分享,這樣同學們就會了解更多的課外讀物進行閱讀。老師們也可以對學生的課外讀物進行點評,讓大家了解到一些自己沒有讀出來的思想內容,學到更多知識,深刻體會書中的道理。
其實,換一種方法來說,學生不喜歡進行課外閱讀豐富知識,沒有課外閱讀的習慣,主要原因還是沒有處于一種便捷的閱讀環境。因此,學校要重視這樣的現象,去進行改善,讓學生在學校在教室里面都能感受到濃厚的書香氛圍,這樣才能讓學生受到渲染,自然而然地愛上閱讀,從中學習更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的習慣,提高自身知識素養,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例如:學校可以硬性規定每個教室都必須營造書香氛圍,設立圖書角,圖書專欄等等這些儲放課外書籍的地方,然后讓老師選出負責任的學生進行管理,制定有效的讀書借閱制度。老師要鼓勵學生們將自己讀過的課外書籍放到圖書角,這樣讓學生換著看,資源共享,慢慢地熱愛讀書,豐富自己的課外閱讀量。教室后面的黑板也要經常更換板報,上面的內容必須是“讀書名言”“好詩詞推薦”這些內容,努力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讓學生感受到讀書帶來的好處。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對于小學生的學習成長是很有幫助的,因此,進行課外閱讀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優秀的課外讀物對于小學生養成良好的素質道德習慣很有幫助,同時也有利于他們儲備更多的知識和能力。上文提到的關于營造家庭讀書氛圍,營造教室書香氛圍,開展專門的閱讀課程,這些方法,無異于都是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的習慣,讓小學生多讀書,讀好書。作為老師也要經常對他們鼓勵指導,讓小學生正確認識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以此提高他們的熱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