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寧
(河北省保定市蠡縣辛興鎮北沙口村小學 河北 蠡縣 071400)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對小學語言教學質量的要求也隨之越來越高,教學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多樣化,給當今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帶來了機遇。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新課改標準要求要讓學生充分地閱讀,在閱讀中感知,在讀書中有所領悟,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語言感染力,細細體驗品味,使其能夠更好地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深刻理解掌握語文知識和發展小學生的表達能力。因而,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語文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興趣,以便更好地提升學生朗讀水準。下面筆者將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就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教學提出幾點建議。
通常而言,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較強的學習模仿能力。教師為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就應注重進行范讀。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范讀,理解與掌握朗讀的方法與技巧。教師在進行范讀時,必須立足于自身的情感,真正的做到以有感情的朗讀打動人心,教師在朗讀的過程中,應讀出文章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學生能夠獲得自身的情感體驗,有效的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例如在教學《春到梅花山》一課時,教師可適時的進行范讀。并進行分層朗讀以及逐步提問,教師在進行分層范讀時,可展開相關的提問,讓學生進行思考:“同學們,在你們內心當中認為梅花山的梅花的景象是什么樣的?請用一句話對其進行描述。”學生會用自身的話語描述梅花山的梅花。教師應對學生的回答適時的進行評價,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教師進行范讀:“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瑩透亮,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提出相關的問題:同學們能從這句話當中想到了什么?如何用朗讀來體現出課文當中所說的:“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同學們怎么樣才能讀出你自己對梅花的喜愛呢?學生會依據教師的提問,對課文內容進行觀察與想象,并充滿感情的進行朗讀,教師進行范讀與提問,讓學生能夠深入的理解與掌握課文中描述的梅花綻放時的動人景象,可將觀察、想象、朗讀充分的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語言之美與意境之美,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低年級的學生具備一定的朗讀能力以后,隨著年級的提高,對朗讀的理解會逐漸上升到對課文內容的感悟上來。學生讀的內容量大了,文字多了,已經具有了自我感悟文本的能力,對不同題材的文章會采用不同的語氣,這時候不需要再強化學生用什么樣的語氣讀,應放手讓學生找感覺。如果初讀把握不準感覺,學生再讀的時候會讀出不同,一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已經把讀書的感悟與理解都道了出來,同時也把讀書的體驗說了出來。讀不好,是理解不了文本的;理解了,讀的語氣自然就對了。如三年級上冊《拐彎處的回頭》《母親的賬單》兩篇課文平淡真實,文字敘述沒有跌宕起伏的環節,但是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卻能讀得很感動,語氣充滿感情,這是什么原因?就是通過朗讀將文本詮釋得清晰明了,讀到心里去了。再如《愛國將領鄧世昌》是一篇充滿愛國主義情感的課文,學生讀了題目,不需要教師指導,自然就能通過慷慨激昂的文字表達,在朗讀中把自己對文本的理解融入到對愛國將領英勇行為的敬重中,自然化解課文學習難度,通過朗讀找到了課文重點段,真正做到讀中學,讀中悟,讀中記。當教師真正把學生帶進文本的世界,帶到讀的境界中,三讀就讀出不同的感受,沒有什么比學生的自我體驗更能加深對文字的理解,這就是朗讀的魅力。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培養學生的課文朗讀能力,還可以通過組織開展各種課內外活動實現。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興趣點,結合語文教材內容,利用活動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活動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驗語文朗讀的趣味性,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語文朗讀。在組織開展語文朗讀活動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文章內容,推敲文章情感與文字應用,讓學生深刻理解文章內涵。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朗讀比賽,以新課標中的“正確、流利、有感情地用普通話進行朗讀”為標準,讓學生在此基礎上自由發揮,進行朗讀比賽。除了開展主題活動之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朗讀活動,在活動中對學生的朗讀語音、語調、節奏等進行指導,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會,在讀中表演,逐漸提升學生朗讀水準,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通常很希望得到外界事物的肯定。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課堂評價環節,重視朗讀評價,借助委婉的鼓勵以及激勵性的表揚幫助小學生重拾學習信心。例如,一些學生朗讀不太好,教師可以評價說“朗讀不錯,不過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等評價語,避免影響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積極指出并幫助其糾正,以此來幫助小學生快速提高朗讀水平。不僅如此,日常教學還需要根據教學環境優化評價體系。例如,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引入量化計分制。將小學生根據學習能力進行合理化分組,在日常朗讀教學中,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朗讀學習。每次朗讀小組選擇一個代表進行朗讀,教師能夠根據學生代表的朗讀表現進行量化計分,每周或每天進行一次總結,最優組將會得到有待進步小組精心準備的小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