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琳
(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第十小學 江西 上饒 335100)
基礎課程體系中語文這門課程不僅有助于學生掌握語言表達和情感溝通的技巧,提高他們語言應用的能力,而且對于學生文學素養、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學生學好語文的前提條件,需要濃厚興趣作為進步的助推力,這樣他們才能真正將課本知識吸收和內化,教師應以“提高學生興趣”為切入點,遵循語文教學的學科教學規律,采取多種激趣的有效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深度思考,激趣的根本就在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深度挖掘他們內在的語文潛能,以最大程度提升語文教學的實效。
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知識、掌握學習方式,課下加以鞏固,因此,課堂是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注重多種教學方式的結合,采取多元化教學方式,充分豐富課堂內容,引起學生閱讀學習興趣。但是,小學生受自身年齡影響,邏輯思維不強,正處于好動、活躍時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暫,易走神,這就導致了他們在上課期間,容易出現走神、多動、睡覺等行為,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為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深入分析不同年齡段學生思維特點,“對癥下藥”,針對學生特點展開教學:針對學生愛動、思維活躍特點,可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由進行討論和爭辯,這樣不僅可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2.1 營造輕松學習氛圍輔助教學對小學教師而言,應發揮語文言論的實際作用,教學中體現出語言的藝術性。學生自身對學生可能會存在“畏懼”心理,不愿意和教師有過多溝通交流,課堂中教師不恰當的“音調”、“動作”、“眼神”等都會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應重點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教師意識到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主動融入到學生當中,和學生交朋友。例如,對于害羞的學生,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肯定:“加油,你可以的!”、“你很棒,回答很全面!”,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課堂上愿意積極的參與到其中,機器學生學習動力,消除對教師的抵觸心理,主動和教師建立聯系。當學生違反課堂紀律時,教師不能一味的批評,用幽默有趣的語言,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讓其知道自身的錯誤,同時又受到尊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提高其對語文教學的興趣。
2.2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精心研究多媒體運用,不斷優化教學的整個過程。教師要提供多種興趣教學法,讓小學生在活潑好動的年紀里,快樂地學習語文。例如隨著科技的進步,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運用多媒體的圖文并茂和聲像具備的特點可以給課堂帶來生機和活力,從而增加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俗話說:“好的開端便是成功的一半。”小學生年齡小,對于色彩和聲音會更加敏感,而老師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講授就會引起學生的厭煩心理,使學生對學習語文提不起興趣,學習效率降低,然而多媒體技術能夠運用生動的視頻或音頻創造出教學情境、情節形象地呈現給學生,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興趣,并且給學生留下印象深刻。當然,雖然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很多優勢,但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要分清教學重難點,要制作合適的課件,著重突出教材中的重點部分,但是要注重課堂的實用性,切勿制作過于繚亂的課件內容,導致學生不知所措,不能起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
2.3 以情景教學調動學生積極性。單一語言并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小學生邏輯思維較差,抽象能力不強,單憑教師語言講解語文課文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因此,應采用情景教學方式,創設教學情景,為學生理解課文、理解知識奠定基礎,學生能夠更快速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深刻情緒。小學低年級課文主要以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為主,因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角色朗讀活動,如在教學《農夫與蛇》時,老師可以讓學生扮演農夫和蛇來表演課文,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這則故事所講的內容,讓學生快速掌握知識內容。此外,教師應注重和實際生活實物相結合,以實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年段較低的學生,其具有較強表現欲,愿意參與到室外活動中去。教師可以利用這方面特點,積極組織課外活動,以實物和實際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認識事物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描寫動物寫話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以“春游”的方式,去樹林、湖邊、田野中觀察動物的生活狀態,也可以將家里的寵物帶到課堂上,觀察寵物的動作,發揮自身想象力,以親眼觀察,寫出生動的文章。
要用興趣作為先導來引導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教師首先要完成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強烈的興趣。只要我們對各種方法和手段進行巧妙運用,就能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促使他們強烈求知欲的產生,促使學生投入到學習中,主動性和自覺性充分發揮,學習語文知識狀態逐漸達到最佳,學習效率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的時效性勢必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