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秋玲
(廣西河池南丹縣吾隘鎮獨田小學 廣西 河池 547211)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閱讀和寫作教學的質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對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斷地實現二者之間的融合,讓閱讀和寫作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從而充分地發揮出讀寫結合的作用,不斷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質量。
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實踐在落實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主動性,這也是語文教學活動有序實施的基礎與前提。語文這一課程本身就十分的特殊,與學生實際生活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語文課程學習之中,但是受傳統教學理念所影響,教師在教學方式上還是較為落后,整個語文教學效率還是十分低下,很多學生都感覺到語文這一課程的枯燥以及乏味之感,不愿意主動學習語文,進而也就自然無法實現有效讀寫結合。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有效改善這一問題,關鍵還是在于能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大量的閱讀之中,這樣學生閱讀量就能得到有效積累,為之后的寫作提供素材,寫出優美的文章。例如,在對學生進行《草船借箭》這一課時內容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然后再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悟其中的寫作方式,比如說文章中所存在的“一萬多名弓弩手一齊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樣”這一語句,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模仿訓練,從而在保障語文教學質量的同時發展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這樣學生就能在這一過程中形成更為良好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寫作能力是檢驗小學生語文知識運用能力的試金石,不少小學生在作文寫作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通病,那就是語言匱乏,流于形式,作文沒有構思,反而跟流水賬一般。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就是因為他們缺乏寫作素材的積累。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提升小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優化小學生的語文素材,教材是一大法寶。教師應該將讀和寫結合起來,扎實閱讀訓練,提升悟寫能力。一方面,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科學閱讀教材內容,在讀的過程中隨時將優美語言、新學詞匯等記錄下來,養成良好的認真記筆記的習慣,以便為作文寫作打下夯實的根基。作為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閱讀訓練,不僅僅要重視好課文內容,同時也要注重好教材中的引申材料以及相關資料等。另一方面,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科學閱讀的過程中,還應該鼓勵學生充分感受和感知文字中的思想感情。比如在《我愛故鄉的楊梅》中,教師引導學生充分感受作者對家鄉的真情實感,在閱讀中把握作者的創作思路,然后結合自身所感所想來進行寫作讀后感。
仿寫練習是提高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在平日的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應當抽出一定時間安排學生進行仿寫練習。可以將課文中優美的語句或段落摘錄出來,讓學生進行賞析。其次,再要求學生結合這些優美的語句或段落進行仿寫練習。如在講解《小露珠》時,摘錄出課文中這些優美的語句:“像鉆石那么閃亮的小露珠”“像珍珠那么圓潤的小露珠”,并對學生進行啟發,讓其回顧自己印象中露珠是什么樣子,其后再組織學生進行仿寫練習。由于剛剛閱讀了這篇文章,學生對其寫作方法與結構印象比較深刻,所以仿寫的效果很好。在仿寫訓練完成后,訓練活動并未結束,教師還引導學生將自己喜歡的句子念出來,讓學生共同分享自己仿寫的句子。這樣不但能讓學生在對課文進行閱讀的基礎上提升閱讀能力,而且能讓學生寫作能力得到提升,從而促進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提升。
在開展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開展大量的課外閱讀,并且在閱讀過后書寫讀后語,其讀后語可以是對閱讀文章的評價、理解、感想等方面的內容。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內容是多樣化的,有寓言故事、童話故事、名著小說等,讓學生廣泛地閱讀多種類型的課外內容,有助于他們從中領悟各種各樣的道理,不斷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知識,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并且,在學生閱讀完文章之后,讓他們寫讀后語,可以有效訓練學生對這部閱讀作品的理解,以及讓他們的表達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得以加強,在學生寫讀后語的過程中,學生則是在通過不斷地閱讀與書寫來進行自身的讀寫訓練,逐漸讓他們的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得到升華,這對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是非常有幫助的。
當前,讀寫結合教學還需要教師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在實踐中摸索,在摸索中前進,使讀寫結合真正貫穿小學語文教學課程,為學生當前的語文學習和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讀寫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