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勇
(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九壩鎮槐子小學 貴州 貴陽 563200)
語文學習除了鍛煉學生的鑒賞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之外,還有一項寫作能力。寫作能力并非是單純的按照要求寫文章,而是能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和親身感受結合起來,用合適的文字將其表述出來。作文的練習伴隨整個語文學習中,如果能夠在起步階段得到科學的引導,將能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興趣是一種激勵人們學習、工作的能力,也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寫作興趣一旦被培養起來,他們就會注意觀察周圍的人和事。就會認真地寫好每篇作文。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首先,發揮教師先導作用。要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習作條件,為他們開辟第二課堂,有針對性地組織一些有趣的活動。在活動之后,要求學生把每次活動中看到、聽到感到最值得寫的東西寫下來。其次,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興趣愛好不一致,作為教師不但不能扼殺他們的各種興趣,而且要培養他們的興趣。對那些一時習作不感受興趣的學生不要性急,平時要留心觀察他們的愛好,以一種愛好培養另一種愛好。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指導,這些學生也會從自已的文章看到希望,興趣也隨之培養起來。
寫作需要積累,而大量的閱讀有助于學生對好的詞語、句子、表達方式等的積累,能幫助學生提高寫作的能力,一個會閱讀而且經常閱讀的學生,能根據寫作要求快速的抓到作文要求的核心,而在閱讀文章的時候,也能快速的抓到文章的精髓,理解作者表達的情感。所以,如何讓學生愛上閱讀和學會閱讀,也是小學教師在對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讓學生讀好書,不斷的積累作文素材,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總結閱讀的技巧和方法,并通過有效積極的手段將這些技巧和方法傳授給學生,學會通過借鑒的手段獲得寫作的知識,也能不斷的完善學生的閱讀方法和閱讀體系,培養語感,使得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能快速找到文章的邏輯結構和靈感。再更一步的要求,就是學生能通過閱讀,對作者的布局有一定的想法,并能對好的布局加以運用到平時的寫作上,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吸收到很多有趣的故事,增強自身的閱讀能力,提高寫作的水平,使得小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不斷的進步。
在寫作時,教師會教授學生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使用,但是,教學效果卻差強人意,很多學生不會使用修辭手法,寫作文更像寫流水賬。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缺乏創造力,想用修辭卻寫不出來。因此,要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同學們寫觀察日記,這種觀察日記不同于上一部分所講的觀察生活所寫的作文,而是教師要利用寒暑假這樣的時間較長的假期,讓學生去養一株植物,種類不限,讓學生在培養植物的時候,寫一篇關于植物的成長日記,學生將每天對植物的觀察通過日記的形式進行記錄,通過一個假期的記錄,形成對植物生長的整體的、動態的認識,學生就能發現植物生長的神奇之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為學生們播放動畫短片,動畫短片中經常會將動物、植物擬人化,既能夠讓學生聚精會神的學習,又能讓學生在觀看動畫的同時理解擬人等修辭手法的含義,教師在學生看完動畫后對動畫中隱含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進行講解和教學,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在小學生剛剛接觸作文時,教師應該給學生們一個關于作文教學的正確指導,應該讓學生知道寫作主要是為了對內心的情感進行挖掘和表達,而作文形式多種多樣,每一個作文形式主要是為了對內心的情感和所要表達的內容進行詮釋的需要。讓學生認識到真實感受對于寫作形式的重要價值,然后在此基礎上,再對作文形式應用的方法和主要的結構進行講解,并例釋,提升學生對于寫作的宏觀認識,一個正確的認知是學生剛接觸一個事物時非常重要的環節。例如:教師在課上可以向班級學生進行詢問,問:“生活中都有哪些事使你印象深刻?或者說你對什么話題感興趣?”在這樣的提問之中,有的學生就會說我想記錄我的小狗,這時教師就可以說這比較適合記敘文,告訴學生們記敘文主要是按照一個固定的順序去將一個事情講明白,就好比,按照你從什么時候開始認識的小狗,然后和它發生了哪些有意思的故事,以及目前或者以后你們的關系如何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認知能力去實現對作文形式有一個具體的認知,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也讓學生認識到情感的重要性,而形式主要是為了滿足情感抒發的需要。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應該打造生命化的語文寫作課堂,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縱深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與教學模式,立足于小學語文教學新課標,構建多媒體課堂、閱讀式課堂、評改化課堂等多種方式提升寫作課堂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