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萍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八里鎮高城寨小學,甘肅靜寧 743400)
小學生認知程度較低,對文字敏感度不足。因此,純文字閱讀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閱讀教學的深入開展。繪本,是指一類以繪畫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與文字相比,圖畫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眼球,并能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進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1]。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合理地利用繪本,并通過多形式的教學方法最大化繪本的教學效用,讓學生發現閱讀的樂趣所在,盡情地暢游在文學的海洋中,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表達能力,進而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對剛走進校園的小學生而言,文字閱讀很容易讓學生感到乏味。與文字內容相比,充滿童趣的圖畫會刺激學生的視覺神經,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閱讀內容上。學生在觀看繪本的同時也會產生愉悅感,這對學生而言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而非在完成學習任務。這樣學生會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地展開閱讀,進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與文字相比,圖畫展示的內容更容易被學生所理解,因此,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信心,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繪本的特點是將圖畫體與文字相結合,其中文字起到說明作用,所以內容較少,更多是依靠圖畫來表現故事情節的。學生在閱讀繪本時,可以將圖畫內容與自身想象力相結合,在閱讀圖畫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同時一幅幅連接的圖畫也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2]。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圖畫的聯想,讓其依據故事情節編寫自己的故事,這不僅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故事內容,提升其閱讀能力,還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具有極大的作用。教師通過創設情景,可以改善課堂氛圍,讓枯燥的文字變得生活形象,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閱讀,而且在情境中,學生的想象力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可以極大地滿足情感體驗,從而提升閱讀教學質量。而與文字閱讀相比,繪本閱讀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在圖畫中想象。所以,在采用繪本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對閱讀內容進行簡單的改善,然后結合繪本內容為學生創設閱讀情境,從而充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表達能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閱讀過程中,提升其閱讀水平[3]。
例如,在《小小的船》一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簡化文字內容,將之與課本上的圖畫相結合,為學生創設閱讀情境。在學生進行課文閱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插畫認真觀察,隨后提出問題,讓學生在想象中進行閱讀,展開對知識的探索。在學生閱讀完成后,教師要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在學生表述的過程中,教師也能了解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然后采用適當的引導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感受閱讀的快樂,并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著極大的幫助。
多元化的閱讀活動可以極大地提升教學趣味性,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展開閱讀。因此,在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依據自身的理解重現故事內容,這種方式可以極大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述能力。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并以繪本內容為依據,為學生分派角色,讓學生深入角色,了解故事內容。教師還可以與學生一起進行角色扮演,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強化活動的趣味性。此外,還有續編及制作等多種形式,這些形式的閱讀教學都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變得更加高效。
例如,在《小公雞與小鴨子》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分成小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課文內容的表演。這樣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明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在活動完成后,教師可以對小組的表演進行點評,對所有小學都予以表揚,讓學生在今后的活動中有更強的參與熱情。教師也可以讓小組之間互相點評,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產生思維碰撞,促使學生更深層地理解閱讀內容,這對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極大的幫助。
小學生認知能力較低,對部分內容難以理解會影響教學效果,不利于閱讀教學的深入開展。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教師應利用自身的教學經驗,將閱讀內容與實際生活中的事物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以提升學生對閱讀內容的認知,拉近文章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更主動地展開閱讀,進而提升課堂參與度。將繪本閱讀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能在滿足學生視覺享受的同時,將難以理解的內容淺顯化,從而極大地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狐貍分奶酪》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詢問學生有沒有在生活中見過奶酪,多數學生會回答見過。這樣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引入文章中,然后結合繪本圖畫讓學生聯想生活中是否也出現過相同的場景,自己又是如何做的。將生活因素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閱讀內容,讓學生更好地產生思想共鳴,從而愿意深入閱讀文章,進而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并且這種貼合生活的內容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其對語文閱讀的認可,從而使其更積極地投入學習中,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現如今,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是當今教育的最終目標。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增加閱讀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應合理利用繪本,采用圖畫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促使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場景,有趣的場景可以讓學生主動走入其中,并能滿足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其次,教師應增加閱讀過程的趣味性,讓學生對閱讀內容產生更深的理解。最后,教師還要聯系實際生活展開繪本閱讀教學,促使學生從生活角度去理解文章內容,進而可以達成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