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興勝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發放鎮馬蓮小學,甘肅武威 733000)
從2014年教育核心素養提出以來,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逐漸發生了轉變,從傳統的認知性教學變成了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新的教學目標影響下,越來越多的新教學方法出現了,不僅豐富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方式,教學效果也有了顯著提升。小學生面對學習不再是愁眉苦臉,而是積極主動地思考,學到了更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小學語文教學需要加大創新,以提升教學質量?;诖?,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主要內容,對其創新教學方法進行了以下探究。
隨著經濟與文化的發展,人們的思維觀念正逐漸發生轉變,傳統的被動式的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當前學生的需求。為了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應創新教學方式,使其更符合新時代的教學需求。創新是發展的驅動力,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也不例外,創新教學方式,拓展教學內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也是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發展的必經之路[1]。為了實現教學創新,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思想,打破思維局限,分析現代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地采取對策,克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困難。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教師應根據新時代的教學目標,以新的教育原則為基準,在此基礎上實現教學創新,提高創新教學方式的適用性與可行性。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學創新應遵循以下四個基本原則。
一是開放性原則。小學語文教師應打破傳統的墨守成規的教學方式,以互動交流為核心,引導學生在面對語文學習中的問題時,要從單向思考變為多向思考,進而實現自主學習。同時,教師要營造良好的互動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創造充足的空間。最后,教師要注重拓展教學內容,從詞匯、閱讀、寫作等多個方面入手,深入挖掘課內教學素材,創新教學形式,帶給學生更加新奇的感受,從而提高其學習興趣。
二是主體性原則。傳統的教學方式將教師放在了主導位置,學生只能在課堂上被動地接受知識,這將導致部分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因此,在創新教學方式時,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平等地對待每位學生,從多個方面滿足學生的自我發展需求,進而從根源上解決教育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思維邏輯,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三是技術性原則。在移動網絡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新技術逐漸被應用在更多的領域,包括小學語文教學[2]。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實現教學創新,能夠將小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更加直觀地展現抽象的知識內容,從而強化小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四是情感性原則。小學語文教學離不開教師、家長與學生。教師充分利用情感因素,能夠把創新教學達到更好的效果。首先,教師應把握小學生的內心情感需求,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并創造情境來感染學生,以此來加深教學內容在學生心中的印象。其次,教師可采取相應的激勵方法,調動學生的個人情感,引導小學生主動學習,體驗學習的樂趣。
基于以上教學創新原則,教師應主動尋找生活中獲取知識的方法,并嘗試將新的方法與教學內容相融合,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進而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筆者認為,教師可嘗試將思維導圖、微課等方式引入小學語文教學中,以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擴大其知識面,具體對策如下。
思維導圖具有較強的記憶性、關聯性與思維拓展性,因此,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青睞。由于小學語文知識難度跨越較大,學生在拼音、識字、閱讀、寫作的每個階段所接觸到的內容難度有所不同,所以教師通常會采用循序漸進的積累式教學方法,讓小學生逐步積累更多的知識,之后再進行下一階段的教學[3]。在階段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忽視了對每個階段知識點的整理,導致學生盡管已經掌握了大量的詞匯,卻難以運用,也難以將各個詞匯關聯起來。
針對以上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筆者認為,教師可將思維導圖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養成整理知識點的良好學習習慣。首先,教師可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尋找出中心關鍵詞,圍繞關鍵詞畫出思維導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思維導圖為線索,逐步引入各個教學內容,將新舊知識點串聯在一起,幫助學生梳理教學知識點。例如,教師可圍繞“顏色”這個關鍵詞,讓學生思考并列出常見的顏色,同時圍繞每種顏色進行細致劃分,如“綠色”可分為草綠、灰綠、墨綠、青綠、嫩綠、黃綠等;而后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每種顏色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如青蘋果、小草、樹葉、綠豆、菠菜、茶葉,都屬于哪種綠色;從而引導學生將學習到的詞匯聯系起來,幫助學生拓展詞匯,貫穿知識點,使其養成良好的邏輯思維,進而提高其語文學習能力。
在應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教師可進一步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如教育游戲、情境演繹、合作討論、實踐探究等,有針對性地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有趣的教學方法,借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應注重教學方法的融合與銜接,實現多種教學方法之間的組合。例如,教師可將小組合作討論法與情景演繹法相融合,圍繞教學內容提出課題,讓小組學生自由討論,提出創新想法,并對創新想法進行情境演繹,然后讓其他小組的學生對其表演做出評價。
網絡教育時代的來臨,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新的機遇。微課的出現有助于補充課堂教學知識點,因此教師可積極嘗試將微課與課內教學相融合,從而不斷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拓展閱讀方面,教師可選擇適當的詩詞、故事,以動畫、視頻、幻燈片等形式展現出來,并錄制成微課,讓學生在課后用微課完成拓展知識的學習,鞏固課堂知識。同時,教師也可積極組建創新教學活動,利用知識競賽、朗讀大賽等方式,幫助小學生拓展知識面,以提高其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新的教學方式不斷涌現,小學語文教師應加強對各種教學方法的識別及應用,明確各種創新教學方式的應用優勢,并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創新教學方法彌補當下語文教育中的不足。同時,教師應將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重點,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用更多新的方式引導小學生積極思考,消除學生內心對學習語文的抵觸,提高其語文學習興趣,進而完成高效課堂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