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生
(福建省德化縣第六實驗小學 福建 德化 362500)
為了促使學生們獲得更好的成長和發展,需要家長和教師積極配合,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們的成長動態,準確了解學生們的內心世界,并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同時也要做到和家長及時溝通想法、共享學生信息,進而構建一個較為完善的教育體系,使學生們能夠在一個寬松自由的成長環境下,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進而獲得全面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效的教學手段不僅僅落實于學生們的課堂教學中,還可以被充分利用到家校合作溝通中來。在信息技術還不發達的時期,教師和家長沒有一個良好的溝通渠道,家長和教師溝通通常依賴于家長會或者家訪等形式,在平時,家長和教師能夠溝通的機會很少,學生們平時出現的一些問題,就會積壓起來,難以得到解決。但是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運用,教師和家長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建立起更多的溝通渠道,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家長集中起來,通過微信、QQ等建立家長群,對于學生們平時出現的一些問題,教師可以及時和家長們通過網絡對話的形式開展高效溝通。
比如,通過建立家長群組,可以和學生家長溝通相關事項,比如對學生們近期的表現、作業完成情況、階段性考核成績、學校安排事項等等內容,都可以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這樣既方便了家長了解學生們的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又能夠方便家長和教師形成一種合力,對學生們進行督促,促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行為等各方面,都可以有一個很好的提升。同時,家長和教師加強交流后,還能夠促使家長更加了解教師的工作,也能夠方便教師對學生們的具體情況有所了解,二者相互了解,共同輔助學生成長,能夠使教育教學工作變得更加高效,也能夠使學生們有一個更加溫暖和諧的生活空間,進而獲得更好的發展。
融洽的關系是促使家校合作的重要因素,在開展家校合作過程中,教師和家長要能夠保持和諧穩定的相處關系。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項既簡單又復雜的事情,簡單在于,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其初心都是為了促使孩子們獲得更好的成長,復雜在于教師在面對性格各異、思維不同、成長環境不同的一群孩子時,很難方方面面照顧到每位學生,也難以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都了如指掌,這就意味著,在開展教育工作時,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阻礙和問題。比如,家長可能會出現對教師某個工作行為的不理解。諸如此類的問題會造成教育教學工作的不順利,為了促使教師更好地理解學生們,為了加強家長對于教師工作的了解,首先,二者要能夠建立信任關系,家長要相信教師會始終肩負自己的教育使命,并堅守自己的教育職責,對孩子的學習、思想行為進行有效指導。教師也要相信家長,對自己教育工作的支持。雙方要能夠在溝通交流過程中,始終保持平等且相互尊重的態度。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對彼此的一言一行要能夠做到相互尊重,相互體諒,只有相互考慮,站在對方的角度,并用積極正面的態度去看待孩子的教育問題,才能夠真正達成默契,并為了學生的成長,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家校合作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學生們在成長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現實也確實如此,學生們處于某個階段時,都會出現各種問題,作為家長或老師,肯定是不愿意看到孩子們有成長的煩惱的。為了幫助孩子們解決問題,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成長空間,使孩子們帶著愛與溫暖前進成長,家校合作過程中,教師要和家長著眼于學生們成長中的各種主要問題,并積極尋找解決策略。
比如,部分孩子的學習成績較差,那么教師和家長就要綜合分析原因,造成孩子成績低下的原因有哪些,并制定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在家長和教師對孩子的具體學習狀態進行溝通后,就會發現原因,可能是孩子的學習方法出現問題,可能是孩子的對某一科學習興趣不足,也可能是某一階段孩子比較貪玩,疏于完成學習任務。在找到具體原因后,教師和家長要能夠共同輔助孩子,去進行改善。
又如,學生們的人際交往問題也是一個重點問題,部分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并產生嚴重的心理負擔。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不要忽略這些,而是要能夠切實找到解決方案,為學生們疏通心理問題,引導學生們獲得一個健康、愉快的成長空間。在開展家校合作時,需要從關注個體成長出發,建立良好的個人成長目標,充分展示人文關懷的力量,給心理危機或心理問題的學生給予尊重,全面分析其在校人際交往情況,通過談話、觀察等方式制定完整的個體成長策略。
總之,在開展家校合作過程中,教師和家長要能夠有一個共同的前進目標,并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促使孩子們獲得更好的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