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鴻堯
(安徽省明光市工人子弟小學 安徽 明光 239400)
引言:如何利用教材去模仿呢?
小學作文教學歷來是小學語文教師頭疼的事,不知怎么教才有成效。教師講多了,又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教師講少了,學生又無從下筆,真的是進退兩難。如何做到教師指導有效,學生就“下筆如有神”呢?
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來指導學生習作,教會學生模仿。
模仿是社會生活中人類歷史文化繼承的普遍現象和必要手段。它指仿效一定的榜樣,自覺或不自覺的做出類似動作或行為模式的過程。人們學習各種技能的過程中,都要借助于模仿為階梯,吸收模仿對象的相似因素和經驗,作為自己進一步發揮創造性的基礎。大教育家葉圣陶說:“藝術的事情大都始于模仿”,大詩人歌德說:“模仿是人的天性,雖然人們不承認自己是模仿”,雕塑家畢加索說:“偉大的藝術來源于模仿”。少年兒童模仿榜樣更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手段。在習作的最初階段,模仿就像一盞明燈照亮學生習作的路。
2.1 模仿寫句子。文章是每一個句子構成的,寫好每一句是寫好整篇文章的基礎。教材中經常出現模仿寫句子的訓練,目的就是讓學生先學會寫句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個個句子就像一個個腳步,而長長的路程就是一篇文章,有個別學生語句不通就是因為沒有學會如何寫句子。如何教會學生寫句子?讓學生學會模仿。教材中給出許多的練習,如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的練習六“語文與生活”就有一個訓練,原題是:仿照例句的樣式接著往下寫。
例: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伐來了,她攜著神奇的小花籃,把五彩的鮮花撒向大地:
夏姑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姑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姑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樣讓學生寫得生動形象呢?首先分析例句,例句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春天,抓住春天的特征:輕盈、五彩的鮮花,動作:攜,工具:神奇的小花籃來組織語言,分析之后讓學生按照這個思路寫其他三季,一番思考之后發現夏天特征:火熱、碧綠的樹葉,動作:背,工具:背簍,秋天特征:矯健、累累的碩果,動作:挑,工具:羅筐,冬天特征:沉重、皚皚的白雪,動作:拉,工具:雪車,最后讓學生把這些關鍵詞寫進去,這種模仿既學到了句式的寫法,又在模仿中有創新,就像魯迅說:“‘會模仿’又加以創造,不是更好嗎?”答案如下:
夏姑娘邁著火熱的步伐來了,她背著神奇的背簍,把碧綠的樹葉撒向大地。
秋姑娘邁著矯健的步伐來了,她挑著神奇的籮筐,把累累的碩果送到人間。
冬姑娘邁著沉重的步伐來了,她拉著神奇的雪車,把皚皚的白雪灑向大地。
2.2 模仿寫片段。真正的作文教學是從段的寫作開始的。要想寫好片段,先學好教材中的有特點的自然段,小學階段課文自然段最明顯的構段方式是總分總,比如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14課《學會合作》的課后習題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的表達方法,仿寫一段話,并用上“總之”。
這段文字的特點是先總寫人與人會發生關系,然后通過舉例子具體寫有哪些關系,最后高度概括這種關系就是合作,最后的表示概括的詞:“總之”、“不論…也不論”就體現出總結的特點。如何讓學生模仿寫呢?先仔細分析課文,讓學生明白這段除了總分總的構段方式,還有舉事例,并且用排比的句式舉事例,第二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寫事理性的文章片斷有困難,就出示兩張生活類圖片,一張是大掃除圖片,一張是公園風景圖片,給學生感性認知,第三讓學生模仿課文寫,答案:大掃除開始了,有的擦玻璃,擦得一層不染,有的掃地,掃得干干凈凈,有的擺工具,擺得整整齊齊……總之,不論干什么,也不論在哪里干,都干得認認真真。最后反饋交流,教學效果良好。除了構段方式的模仿,還有表達方法的模仿,比如《譚千秋》這課中的環境烘托,《天游峰的掃路人》第七自然段的側面描寫等都是很好的模仿對象。
2.3 模仿寫篇。仔細研究教材中每篇課文,發現每篇課文都可以挖掘成為寫作模仿的對象。
(1)寫人課文有通過寫一件事表現人物形象,如蘇教版三上的《軍神》、四下的《祁黃羊》、六上《船長》等,《軍神》寫劉伯承將軍年輕時一次眼睛負重傷后,堅持不用藥,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術治療的故事,表現了“軍神”劉伯承堅忍不拔的鋼鐵意志。為了體現劉伯承將軍鋼鐵般的意志,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求治前鎮定自若,手術前堅決不用藥,手術中一聲不吭,手術后不僅忍受劇痛,而且一直數刀數,處處體現出劉鋼鐵意志,這就是通過寫典型事例來體現人物個性,另外還通過沃克醫生對他的態度這個側面描寫來展示人的精神面貌。這篇課文的寫作思路適合學生模仿通過一件事表現人物特點。分享一篇學生習作的片斷——
爸爸妙手回春不是吹的:有一次,一位病人找爸爸看病,他說他這病在好幾處都抓過藥了,可是什么用也沒有。爸爸沒有回答,而是問了一遍身體狀況就給他開了藥。幾天后,那位病人的病就好了。他滿含感激地跑來感謝爸爸,我問爸爸怎么回事,他說:“那個人說自己得了什么病,我卻覺得不是那個病,我就開了我認為那個病的處方,結果就治好了。”從此,我也明白一種把病人治好的方法——不能只聽病人話。
(2)更多的課文是通過幾件事表現人物特點,比如《諾貝爾》通過寫諾貝爾發明炸藥和設立諾貝爾獎兩個事例表現諾貝爾熱愛科學、無私奉獻的精神,《少年王冕》通過寫王冕放牛和畫荷花兩件事表現出王冕刻苦學習、孝敬母親的好品質。總之,讓學生明白寫人要通過具體的、典型的事例表現這個人的特點,在具體事例的描寫中要抓住人物的神態、語言、動作和心理來描寫,這樣人物形象才清晰飽滿。
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這個例子太重要了,只有教師深刻理解這個例子,才可以深入淺出地讓學生學習這個例子,只有學生讀懂這個例子,才會用到自己的習作實踐中。胡適說:“凡富于創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決不能創造。”模仿讓習作教學有跡可循,模仿讓學生習作有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