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冰
(福建省福州市郭宅中心小學 福建 福州 350000)
中國本身就是一個古詩詞非常豐富的國度,而吟誦是古詩詞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手段,通過千百年來的實踐證明,吟誦有助于學生鑒賞古詩詞的內容,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古詩詞在小學語文課本里更是非常的多見,但現階段很多小學高段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去探索。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越來越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而小學高段更是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教學模式更是十分的重要。小學高段語文的教材內有很多的古詩詞,需要學生不斷地理解背誦,但現階段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學模式都是非常死板的,教課氛圍更是冷清清的,教師的教學模式也只是注重于“講”,學生只顧著的“記”,但真正能讓學生記到心里的非常有限,甚至長此以往會讓學生對語文詩詞的背誦產生抗拒的心理,而且也大大降低了語文課堂效率。而針對古詩詞的教學方式,可以繼續沿用千百年來吟誦的傳統方式,全情投入到古詩詞吟誦過程中,體會古詩詞的境界,感悟其中深刻的人生哲理。
所謂吟誦,這個詞聽起來像是現代近年來突然冒出來的一個教學方法,覺得有點陌生,但實際上是已經流傳上千年的傳統教讀方式。吟誦分為兩大類,一是歌曲音律,二是古詩古文。吟誦和吟唱是不一樣的,吟誦和普通的朗讀也有本質的區別,在吟誦古詩詞這一類時,多有上中下幾個調,吟誦時每句或做微調,組合使用,以求體現詩情文氣,而吟誦最重要的是吟出自己的感受,何處該高、何處該降,都取決于對古詩詞的理解。培養良好吟誦習慣,有助于學生欣賞古詩詞的意境,感受作者的心理,進而與作者產生心靈共鳴。因此,將吟誦充分運用到小學高段語文古詩詞的教學當中,對小學生理解古詩詞將會有很大的幫助,從而構建高效語文課堂。
3.1 豐富小學高段語文教學方法。現在很多小學高段語文教學的課堂都是比較單調的,課堂氛圍更是非常的死板,要想從根本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教學質量,首先要先豐富小學高段語文教學方法,例如在講述《長相思》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地運用一些多媒體技術,應用多元化的課件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語文知識,了解《長相思》離人的相思之苦。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以一直平平穩穩地敘述,否則學生容易無精打采地聽著,教學效果自然也不是很理想,可以改變一些教學的方式,利用學生的聽覺以及心理因素創造一些比較刺激,有一些新鮮感的教學節奏刺激學生的生理反應,適當地提起自己的音量,可以逐漸地使學生在課堂注意力集中。而且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加入吟誦這一環節,通過豐富的語調,可以使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到這段古詩詞,感受作者帶來不一樣的意境,豐富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
3.2 激發學習語文古詩詞的興趣。要想高效率地提升小學生的文學素養,激發學習語文古詩詞的興趣,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前提。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仔細想想還真是這樣,尤其是針對小學生來說,本身學習什么除了被動強迫式的學習外,其他都是因為自己本身想學才學會的,而且比強迫式的學習效率更高,所以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也要激發小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古詩詞帶來的魅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語文古詩詞的時候,不要當作學習壓力,而是要去接受它、感受它、享受它,逐漸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豐富自身詞匯量,領悟詩詞中的美,培養學生成了一個真正志趣高雅的人,提升學生本身的文學素養。
3.3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學生對語文,對古詩詞充滿興趣后,教師要及時利用好這一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能夠自主實踐學習,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與師生之間產生良好的互動關系,活躍課堂的氣氛,從而提升課堂的效率。針對與小學高段語文古詩詞的教學,可以采用傳統的吟誦方式,不光是教師的示范,而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例如在學習《牧童》時,可以讓學生先通過自己的了解,自行斷句吟誦,再讓其他同學進行評價,或者是讓兩個以上同學的吟誦比拼。吟誦是需要吟誦者本身發聲的,而且還是讓每個學生當眾吟誦,以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調動課堂上同學的積極性,還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自身的能力,訓練學生的自信心、表現欲,在吟誦的過程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間提高對作品的賞析能力,促進語文素養的提升。
3.4 開展語文古詩詞吟誦拓展課。通過了解發現吟誦對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學校可以定期開展吟誦拓展課,開設有關古詩詞“吟誦”的培訓拓展課,把“吟誦”作為培訓目標,讓學生在拓展課堂上充分與吟誦同為一體,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用古詩詞。在傳統的課堂中,在講述古詩詞時,教師采用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很多學生在吟誦古詩詞時,聽起來像是很認真地朗讀,但一點感情都沒有,聽上去就是非常的別扭,明明是一篇篇很有意境的詩詞,但讓不會吟誦的學生讀出來卻味同嚼蠟,毫無感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研究學生的學習規律,探討教學的方法。師生要共同背誦大量的古詩詞,首先要實現“量”的積累,分析其中的精華,豐富學生本身的文學素養,更是為古詩詞的吟誦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再加以引導,把古詩詞吟誦與語文課堂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良好的吟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養成良好吟誦習慣的過程中,讓小學生充分體會到語言的節奏感,培養學生的語言韻律,加強學生對語感的準確度,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的語文水平。
3.5 給予平臺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雖然說自制力相對還不是非常成熟,但也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么,在課堂上被動地學習會讓學生產生抵抗心理,教師可以適當地放手,給予平臺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語文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提高學生了解掌握古詩詞意境的能力。例如,教師在課堂上選擇幾位不同基礎的學生作為吟誦的示范,可以通過學生的表現及時進行指導,更是能很好調動課堂的氛圍。因為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平時的愛好、吟誦習慣都不一樣,所以就算在吟誦同一篇古詩詞,也會有基調不一樣的情況出現,教師就可以以此做對比,讓學生刷新對感情基調的認識,讓自身的吟誦變得更加豐富多元化。古詩詞的吟誦本身就是屬于藝術的再創造,不同基礎不同感受的學生吟誦的基調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沒有特別準確的答案,但針對小學生來說可以提供無限種可能,也能通過培養提升吟誦能力,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因此,在小學高段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吟誦是非常重要的技能,養成良好的吟誦習慣,不僅可以提升語文素養,更是為學生之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要想提高小學高段語文古詩詞吟誦教學效率,教師也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拓展閱讀資料,不斷完善小學高段語文教學方法和內容,將原本沉悶的語文課堂變得更加地豐富多彩,從根本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吟誦的能力。為了讓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高效地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小學高段語文古詩詞吟誦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