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霞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城關小學,甘肅平涼 743400)
秉承著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小學數學教學應將學生的創造性、主動性、團隊意識、參與意識、獨立思考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教師應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并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積極性,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運算能力是開展后續數學學習的基本能力,學生要在具備運算能力的基礎上為以后的數學學習做好鋪墊,這就要求教師將教學理念與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起來,幫助學生牢固掌握運算的基礎技巧,逐步強化學生的運算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小學生的好奇心很強,且比較好動,數學知識對大部分小學生來說是比較枯燥、復雜的,難度也較大,因此學生通常缺乏學習的積極性。針對這樣的情況,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運算學習中去。正如托爾斯泰曾說的:“最成功的教學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非教師的強制執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引導教學,這樣才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運算能力。
例如,在講解“十以內加減法”時,教師可以利用標有數字及運算符號的卡片開展情境教學,即教師說出任意數字,學生通過心算或動腦計算對數字進行組合。或者,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生活超市”的游戲,學生分別扮演顧客與售貨員,按照物品上標注的價格計算消費金額,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增強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能急于求成,而需通過不斷的復習與練習才能達到目標。學生只有打下堅實的運算基礎,培養良好的運算習慣,才能在日后的數學學習中更加靈活地運用知識,從而提高數學運算質量與效率[1]。
首先,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全面掌握數學基本運算公式、數學定律、運算法則等內容,并且在復習過程中不斷鞏固,使他們能夠靈活準確地運用知識,這樣才能切實提高運算的準確率與速度。例如,在講授“兩位數加減法”前,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回顧“一位數加減法”的內容,溫故而知新,使學生在充分掌握舊知識的基礎上更加快速地學習和理解新知識。
其次,學生在運算過程中出現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其實,出錯并不可怕,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錯誤也是具有價值的。例如,學生可以準備一個錯題本,將練習過程中出錯的地方記錄下來,并按照錯誤類型進行歸納總結,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最后,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在日常運算中書寫規范,不能只重視課堂的運算練習而忽視了運算過程的規范性書寫,并且教師應當幫助學生養成檢查運算過程的習慣,尤其是在四則混合運算中,學生可能會因為運算步驟較多而出現計算錯誤,因此教師應要求學生對運算過程進行詳細的檢查,提高運算的正確率。在數學運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者角色尤為突出,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與練習空間,使他們在不斷思考與練習的過程中意識到不足并加以改正,最終提高學習效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小學數學運算教學中,學習方法及運算方式的傳授是重中之重。教師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與運算能力,這不僅是小學階段的教學目標,更是學生未來發展應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口算練習的重視,通過口算練習推動學生運算能力的強化。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留出3至5分鐘的時間進行口算練習,提高學生的口算水平。教師可以通過口算練習讓學生牢記使用率較高的一些數字運算,如25×4=100、0.125×8=1、0.5=50%等,這樣既能夠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又可以提升學生的運算效率。教師還可以采取計分式搶答比賽的形式進行口算訓練,學生在緊張又愉快的氛圍中練習口算,進而提高數學運算技能。
在核心素養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師應當對教學方式進行不斷的創新與完善,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并在這一過程中展開自主探究學習,通過自己的深入思考和分析來解決問題,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悅,進而提高學習的自信心[2]。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中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讓學生在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良好氛圍內共同進步。
例如,在講授“小數加減法”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讓不同的學習小組進行不同的運算,通過對各個小組的運算結果的對比講解,指出錯誤之處,并著重強調正確的運算步驟與規則,引導學生投入到氣氛熱烈的組內運算與課堂講解中去,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運算方法與技巧,提高運算效率。
數學運算的難點之一在于抽象性較高,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導入與運算講解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探討現實問題的同時完全掌握運算方法。對小學生來說,抽象性較強的運算會讓他們心生怯意、望而卻步,從而失去學習的動力與信心,對此,教師應當將運算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巧妙的結合。由于日常生活情境是學生熟悉的,他們可以通過聯系生活實際來理解和掌握新知識。教師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積極貫徹素質教育理念,創設數學教學情境,將生活中富有趣味的數學問題應用到課堂運算講解中,使學生在獨立思考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同時建立邏輯思維體系,發展多種思維能力,并加深對運算規則的理解,切實強化數學運算能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運算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并設計符合學生實際運算水平的教學方案,充分激發學生對運算學習的興趣和探索欲望,讓學生在掌握運算規則與技巧的同時增強計算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進而為他們后續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