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洋
(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仁和學校 安徽 定遠 233253)
所謂的讀寫結合就是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將閱讀與寫作進行密切結合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高效地落實以寫帶讀,以讀促寫的讀寫結合教學方式,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優質的語文學習平臺,讓學生更進一步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實現學生讀寫水平均衡的語文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進而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小學語文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
讀寫結合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以讀代寫實實在在的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與寫作水平。但是在目前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僅僅只是讓學生通過閱讀進行仿寫、擴寫或者是縮寫,并沒有帶領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深度的分析,這就導致讀寫結合教學過于形式化,很難讓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水平得到切實有效地提升。所以為了實現讀寫結合教學價值的最大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一定要強化學生對閱讀知識的深度感悟與理解,讓學生在以讀促寫過程中真正的感悟到文章的內涵知識并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以此從真正意義上完成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任務。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時,教師在落實讀寫結合教學前就可以先帶領學生深度的分析作者的游覽順序,讓學生試著自主找出該篇文章的明線與暗線。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深度的探究與分析文章中的詞匯運用,如文章中“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這句話用簡單的語言文字形象的表達出了作者在游覽過程中的感覺,凸顯了孔隙的窄小。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去分析這段話中“似乎”、“稍微”、“一點”等相關重點詞匯的運用,讓學生在分析過程中進一步感受作者把景物特點寫具體的手法與技巧。通過這樣的引導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深度理解,還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的了解游記的特點,并掌握相應的寫作技巧,以此保證接下來讀寫結合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
讀寫結合作為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教學手段,對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讀寫結合教學得到更高效地落實,教師就可以將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密切的聯系,這樣不僅更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讓學生快速地進入到語文學習狀態中來,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教學內容,以此更進一步加快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時,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以后就可引導學生寫一寫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父母對自己產生兩種不同評價的情時自己的感受,并說一說自己在父母的不同評價中是否有感受到父母不同的愛。通過將讀寫教學融入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不僅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能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逐步感受到父母表達愛的特殊方式,進而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小學語文教學任務高效完成。
學習興趣是影響小學生學習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讀寫結合教學的順利開展,教師就可以根據小學生貪玩的心理特點,結合教學內容開展有趣的讀寫結合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積極地學習狀態中提升自身的閱讀水平與寫作能力,以此更好地實現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真正意義,推動小學語文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巨人的花園》一課時,這是一篇童話故事,對于小學生而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更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讀寫結合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就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帶領學生開展有趣的想象比賽。如讓學生想象一下孩子在巨人的花園里快樂的玩耍時內心是怎樣想的?巨人每次訓斥孩子的時候內心是如何想的?根據自己的想象對課文結尾內容進行擴寫等等,并比一比看哪一個學生的想象力最豐富,最貼合實際。通過開展這個有趣的想象力比賽,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愉悅的讀寫結合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參與讀寫結合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閱讀學習與寫作練習過程中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拓展,進而實現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同步提升,加快讀寫結合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
閱讀與寫作是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兩個核心內容,在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為了保證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可持續發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高效地落實讀寫結合教學,確保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水平的切實性提升,讓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道路能夠更加平坦順暢,進而實現小學語文教學在前進道路上的不斷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