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會潔
(吉林省雙遼市第四小學 吉林 雙遼 136400)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習作學習一直是教學以來的難點和重點,因此教師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積極尋找新的教學方案,以提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質量。思維導圖便是近年來新興起的一種教學手段,其可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習作方法、收集素材、整理思路。
1.1 思維導圖的概念。思維導圖屬于一種放射性的創新思維方式,是通過人的五官去感知客觀事物后在腦海中反射出的一種文圖并茂的形式。相關研究表明,人的左右腦分別分管著人的思維與創造,左腦主要負責詞匯、分析、邏輯、計算等理性思維,而右腦主要負責想象、知覺、色彩等感性思維。通常情況下左右腦是獨立工作的,而思維導圖正是利用左右腦的綜合協調,使得大腦工作效率得以最完善全面的提高。
1.2 思維導圖的特征。思維導圖的固有特征主要是由關鍵圖像及關鍵詞構成,在初步接觸新知識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借助關鍵詞聯想并深入思考相關的知識,其知識內容的重點及關鍵部分會被深刻地認知并記住,使得枯燥復雜的問題化為生動有趣的圖畫。這樣的教學方式有效地散發著學生的思維方式,鍛煉學生大腦的活躍度,更能鞏固對新知識的記憶。
2.1 利用思維導圖激發學生內心真正的寫作欲望。思維導圖包含了豐富的表達方式,為了迎合小學生的好奇、活潑的心理,需要讓小學生表達內心真實的感受,或是表述出個人獨立思考的結果。教師可以根據思維導圖作為一個激發點,讓學生依照某個主題進行散發性的聯想,針對一個比較枯燥的題目,教師要先明確文章的主旨,讓學生圍繞主題并參照內心的真實情感去表達,例如由“最開心的一件事”讓學生根據自身經歷的生活中引導出“學校”或是“家中”等地點,又進而從這些地點中引導出“同學”“父母”或“老師”等人物,在多次反復的推導中,學生便極為便利地從人物身上引出事件作文。在推導過程中激發學生記憶,進而激發學生的表述欲望,學生才能運用思維導圖作出好的文章。
2.2 利用思維導圖收集寫作素材。思維導圖屬于一種高效的思維散發工具,培養其良好寫作方式的同時也離不開自身知識的積累。提升寫作能力的過程就是不斷地積累文學素材,只有堅持不懈地擴展視野,積累生活中的知識,沉淀文化素養,才能更好地進行作文創作。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擬定自己文章的主旨,并讓學生列出所需關鍵詞,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聯想,并整理相關知識點,進而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查閱書籍或上網搜索關鍵詞,疏通文章的整體結構完成寫作。這樣使得學生在搜索關鍵詞或是聯想到新知識的時候又接觸到其他方向的知識,不僅讓學生的眼光更開闊,也讓其思維得到了有效的發散。所以寫作素材在積累收集過程中離不開思維導圖的引導。
2.3 利用思維導讀幫助學生構思。學生整理出寫作素材后,便可在大腦中構思如何利用寫作素材來緊扣文章主旨,整理出習作結構網絡和文章思路后,便可將自己真實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平時很多學生對于新的知識點沒有進行及時的歸納總結,對于已經掌握的素材還停留在表面層次,通過思維導圖可以讓思維散發聯想到更多的新知識,而思維導圖的應用使得學生將新知識進行整理,讓零散的知識變得有條理,不僅方便了學生的記憶和理解,而且在日后的寫作過程中得到有效的應用,通過思維導圖能夠迅速回憶起相關的知識,從而提高了習作效率。
2.4 利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表達。思維導圖是將習作題目所涉及的內容進行關聯,理清寫作思路,從而形成更大的思想流。如果在寫作過程中思維僵硬,則可利用思維導圖將習作主題的關鍵詞、重點詞和已經畫好的圖形用線條連接,填補思維中出現的空白。只有思維再次涌動,新的詞語、表達手法才會應用在習作中。應用思維導圖寫作,可豐富習作內容,突出寫作所表達的中心,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更引人入勝。
2.5 利用思維導圖點評作文。在作文點評過程中也可利用思維導圖,剖析文章中的亮點。點評在教學過程中也是極為重要的,不僅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到文章中的不足,還可發現文章中的亮點,通過點評教師總結出文章寫作技巧,因此應充分地利用好思維導圖進行文章點評。借助思維導圖開展點評,不僅可以準確地把握全篇文章的結構和主旨,掌握學習方法,還可以讓學生從微觀、宏觀共同把握文章亮點。
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小學習作教學中,讓學生系統化地了解習作的寫作過程,且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收集素材、整理思路和文章框架,所寫出來的文章更為系統和直觀。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在日后的教學過程中充分應用思維導圖,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