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 欽
(福建省邵武市實驗小學新天地分校 福建 邵武 354000)
素質教育需要英語教學以學生興趣、認知能力為導向設計教學模式,通過聽、說、唱、做等多種模式來激發學生興趣,鼓勵他們積極融入課堂活動之中。多元智能理論指的是教師借助多元智力來促進教學,借助契合學生特點的智能化方式優化課堂。下面便對多元智能理論及其應用模式展開探析。
多元智能理論由美國教育家加德納提出,該理論認為人們在八種智能方面均有著較強的潛質,智能并不是將語言能力或者是邏輯思維等看作核心,而是通過整合的形式而存在的智能,彼此間需要做到相互協調。其中多元智能涵蓋了語言、音樂、邏輯、空間、人際關系等多方面。推動多元智能化模式融于小學英語教學,教師需要摒棄傳統模式下僅關注語言能力的弊端,應從設計思路層面來制定教學目標,確保智能活動契合學生特點,為激發其興趣、提升課堂效率夯實基礎。
2.1 語言智能型。教師需要從言語教學出發來創設環境氛圍,引導學生通過傾聽來學習,從而更好地說、讀和寫。例如,教師對“The animals”相關內容進行講授時,便可通過設疑的形式來調動學生興趣。比如教師可提問:“It is big.It has long nose.And I has two small eyes but two big ears.”這種富有樂趣的提問形式可以自然并且有效地導入相關知識,從而對學生興趣加以調動,并為其后續說和聽奠定基礎。再如,教師對“often”讀音進行教授時,便可帶上金色假發,并用地道的口語說:“Hallo,everyone.I’m your new teacher.My name is Often.And you can call me Miss Often.”隨后學生也可依靠教師指引學著練習上述與“often”有關的發音。學生們通過多次聯系便能夠很快地記住教師“Often”的名字。這種方式正是以學生興趣為導向設計的課堂教學,不僅能夠拉近師生距離,還可以鼓勵學生發音練習。
2.2 節奏智能型。英語教學還需要對音樂加以重視,教師可以借助音樂來調動學生興趣,從而提升其創造力。比如,教師對“What are you doing ?I’m…”句型進行講授時,便可將這種句型改編成歌曲。比如“What are you doing ?What are you doing ? My students,my students.”隨后學生便可用歌曲來回答:“I’m writing.I’m writing.My teacher,my teacher.”再如,教師對“Fastfood”一課進行講授時,同樣可以利用兒童來導入課堂內容,并且可以利用相關音樂進行伴奏。英語歌謠的引入通常能夠對學生興趣加以調動,對其語言、英語思維等進行培養。此外,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就課堂內容自己編寫英語歌謠,促使學生帶著自己的思維融入英語活動當中。
2.3 數學智能型。對于英語教學來說,教師還需要讓學生借助具體的物體或者是實例來證明想法和邏輯的正確性,從而有效辨別事物聯系。同時教師還應要求學生對其觀點、陳述等進行判斷,及時給予相應的調查、觀察機會,推動數學思維、英語學習相融合。當然,教師也可利用開放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思維。比如,教師對如何用英語表達數字相關內容進行講解后,便可設計口算問題,比如“How mang boys in your class?”“What’s three and five?”等,并讓他們寫下來相應的算式來作答,從而對其邏輯能力進行訓練。再如,教師還可針對學生口語能力以及對于數字的反應程度設計“一只青蛙四條腿”類型的計算游戲等等。此外,推動多元智能理論融于英語教學還需要提升課堂的啟發性,確保問題更具有開放性,借助多樣化的提問形式來培養學生邏輯能力。
2.4 空間智能型。多元智能化教學對空間智能也較為重視,教師需要借助“視覺化”的手段來培養學生英語素養。例如,教師可通過視覺手段來呈現各類學習資料,從而對其視覺空間智能加以培養。比如,教師對“Meet my family”相關內容講解時,便可設置如下活動:讓學生畫出家庭成員,并且用英語單詞來標明。同時還可用一段話來描述家人喜愛的食物或者是運動。待學生完成之后,教師便可在班級當中展示作品,并讓組內、組間進行點評。再如,當學生學習了“in,on,under”等各類介詞之后,教師便可利用“Listen and Draw”的游戲形式來提升學生空間視覺。教師發出相應指令之后,學生們便需要畫出相匹配的圖案。例如,教師可以發如下指令:“In the picture,there is a house in the middle.And there is a bird on the window.Over the house is the sun.”
2.5 人際關系智能型。課堂教學需要以學生特點為依據來劃分小組,人數應控制在4~6人,實現組內的合作學習。教師應多給予小組合作的機會,從而提升其人際關系能力。比如,待講授完“My friend”相關內容后,教師便可讓學生在組內對彼此家人進行采訪,包括父母姓名、愛好等內容。采訪時需要隨時記錄關鍵內容,隨后在班級中進行匯報。教師也可在課前設計一張與家庭情況相關的調查表,并讓采訪的學生在“Inter-viewer、Interviewee、Date”等欄目填寫相關內容。再如,教師在講授“Travel”一課之前可以讓學生依據自身興趣來制定旅游計劃,并于課前幾分鐘進行匯報。其中旅游計劃需要涵蓋地點、時間、旅游的伴侶以及旅行方式等內容。在制定相應的旅游計劃時,教師應適當指導學生,若學生有不認識的詞匯便可引導他們通過查字典的形式來解決。此外,匯報時還可設計成對話形式,若有必要還可通過手勢或者是表情等方面展開交流。交際時教師還應提醒他們明確外交習俗存有的差異。
除了上述智能化方面外,還有身體層面的動覺智能、自然觀察和內省等方面,教師需要以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其興趣為導向設計相應的智能化模式,確保學生求知欲、興趣得到調動。
課改進程愈加深入需要英語教學緊跟時代和教育趨勢,以學生認知興趣為導向設計教學方式,積極推動多元智能化模式融于教學當中。本文主要從多元智能理論的內涵出發總結出不同的智能型教學模式,希望基于這些多元化的方式來調動學生興趣,為強化課堂效率、學生英語素養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