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俠
(北京師范大學蚌埠附屬學校 安徽 蚌埠 233000)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加深,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如何在初中語文的教育中貫徹核心素養教育的理念,提升初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發散思維的能力,讓學生更全面的發展,是當代教育的重要目標。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應當從及時的轉變陳舊的教育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
雖然核心素質教育的理念已經逐漸地深入到學校的教育中了,但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分數至上的現象已經根深蒂固,語文教育重考試輕素養發展的現象已經屢見不鮮。在現階段初中的教學中不難發現,老師更注重的是知識的傳授和學生分數的高低,很少顧及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大部分的初中語文老師依然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只是按照老師的步驟被動性學習,長此以往導致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失去了樂趣,而且面對中考的殘酷競爭,語文由于無法和短期提高分數的理化生等學科相比較,所以導致很多高中學生們不愿意在語文學習中投入太多的精力。
2.1 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改變陳舊的教學理念。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對于每個人的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是一種享受,一個良好的環境,能夠使人的個性得到自由、充分、全面的完善和發展。初中語文老師在授課時要時刻關注課堂的動向,營造一種愉快的語文教學氛圍,明確課堂的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輔導,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的教學理念,要給學生足夠的機會來展現自己,讓同學們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學到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例如:在七年級語文上冊《濟南的冬天》這一章節中,老師可以先給同學們幾個問題,如:本文從哪幾個方面寫濟南的冬天的?濟南的小山有哪些特點?作者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并舉例說明?等,讓同學們先自己在課下預習和查找相關的資料,然后再課堂上,老師可以將文章進行段落劃分,然后老師隨機抽取幾名同學分別進行段落內容的講課,并回答相關的問題,講的不對的地方老師要及時的糾正,遺漏的知識點,老師要及時的進行補充。這樣不僅可以營造一種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鍛煉學生的口才,進而提高課堂的效率,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
2.2 創新語文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加深,初中語文老師應該改變以往的固定式教學模式,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習的基礎教學資源,進行教學方式的不斷創新,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翻轉課堂、微課視頻等教學方式,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目的,以便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例如:在八年級語文上冊《使至塞上》 這篇文章的講解中,老師可以先舉行一個“詩歌大賽”。首先,將班級的同學們每4到6人分成一個小組,然后采用小組討論、舉手發言的方式來進行“詩歌比賽大會”,其中要求必須是描寫邊塞的詩歌,詩歌必須完整正確。然后老師選出回答的最多、最準確的一組,進行一定的獎勵。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合作與競爭精神,一舉多得。
2.3 構建合理的評價標準,提升學生的學習滿足感。人這一生需要無數的肯定和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得到老師、同學、家長的認可。學校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局限于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生的道德品質、綜合素養進行評價。而且評價的方式不能太過于單一。除了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外,還應該借鑒學生之間的評價。例如:初中語文老師可以在班級中設立“語文學習楷模、語文學習小能手”等獎項,根據同學的語文學習成績和平常課堂表現以及核心素質的高低等綜合性表現來進行評比。評比的過程可以改變以往的老師任命的方式,可以采用全班不記名投票的方式來選出得獎者。這樣不僅可以體現評比的公平性、合理性,讓每位同學都有得獎的可能,而且還能在班級中樹立學習的榜樣,激發同學們的學習斗志,提升學生的學習滿足感,以此來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
總而言之,語文是語言和文字以及文化的簡稱,是每個學科學習的基礎。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的接受新的教學理念,不斷的嘗試合理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的發揮語文特色教學模式的優點,使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復雜而漫長的事情,是任重而道遠的,老師和同學們應該攜手并進,做新一代的知識傳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