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兵相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阿陽實驗學校,甘肅靜寧 743400)
初中正是學生英語水平打好基礎的階段,也是培養英語意識與核心素養的最好時機。但實際的教學情況是,教師往往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授課的目的都是為了應付考試,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諸多技巧、反而忽略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育。所以,在以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為基礎的前提下,融合聽、說、讀、寫為一體,就能起到提升學生語言素養,進而達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本文主要談談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初中英語課文的內容十分豐富,包括人物傳記、詩歌、記敘文、議論文等。這些英語文章對于基礎一般的學生來講,理解它們是很困難的,因為大量的生詞決定他們連基本的翻譯都十分困難。教師在要求學生記憶的時候,學生會容易出現記不住、混淆的狀況,久而久之,就會喪失對學好英語的信心。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學生的單詞背得很好,但在面對英語閱讀的時候,只會單純地將單詞翻譯出來,無法將其完整地翻譯成一句話。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句型拆分的技巧,缺少長難句翻譯的基礎。
翻譯困難最終會轉化為閱讀能力的喪失。很多學生只是在死板地學習英語,生硬地背誦單詞,但在實際運用中所能做到的十分有限,尤其是在面對英語閱讀中長難句較多的文章的時候。如果無法正常翻譯,學生就會對文章的理解感到困難,甚至無法抓住文章的核心思想,對接下來的英語閱讀問題就無法進行自信、準確的判斷。
在現在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方法太過單調,通常采用照本宣科的方法直接對文章進行段落翻譯。至于英語語法、英語句型等問題,教師通常缺少對其應有的關注,這對學生的英語綜合發展十分不利。教師應該把握文章脈絡,重視學生對語篇內容的個性化思考,全面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學習哪門學科,只要帶著興趣去學習,就一定能夠學得又快又好。對于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都處于初級階段的初中生來講,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關注他們的學習狀況,找出大家存在的問題,耐心講解學生聽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疑問點,運用巧妙的情境設置提升學生的興趣。這不僅可以讓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活躍,而且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聽講上。所以如何有效設置情境教學,讓學生對英語閱讀充滿興趣,是教師應該著重思考的問題。
首先是良好的交流。教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真正喜歡、感興趣的方面或者領域,然后將其運用在課堂教學中,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熱情,還能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其次,教師應該在課堂上注意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如結合文章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此促進學生對所閱讀文章的理解。最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備課,巧妙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與文章有關的英語視頻,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在實際英語閱讀做題中,學生做不對的原因有很多,但歸根結底是學生閱讀技能的缺失或者不到位。教師應該在課堂上讓學生掌握最好的閱讀方法,通過對英語文章的泛讀以及精讀,引導學生更好地實現對英語閱讀實際策略的運用。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導:首先,要求學生記憶單詞。60%的學生讀不懂文章是因為單詞量的不足,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記好單詞,每讀完一篇文章就記下文章中的生詞,久而久之,單詞量就會提升。其次,梳理文章脈絡。學生要掌握文章主線,通過插圖、題目等對文章進行初步分析,接著再通過段落、詞匯對文章進行邏輯分析,從而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題或邏輯內容。最后,結合具體語境或題目,理解整篇文章。英語閱讀的主題一般不會特別難找,前提是已經對文章的語境進行了很好的把握。當然,如果是閱讀題,先看題目也是十分有用的,可以更快地找出文章的中心點或中心詞匯。
分層教學是一種新型、有效的教學方式,它根據學生實際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和實際閱讀內容難易程度對學生進行分層,為每一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對于程度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練習提高他們在不同情境下的語言運用能力;對于程度一般的學生,教師應該著重培養他們的語感,以及對如何找出閱讀題中的重點進行訓練;對于程度不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反復練習基礎知識,穩扎穩打,為提升英語水平打好基礎[2]。
教師也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第一階段通讀全文,掌握文章大意;第二階段精讀全文,抓住文章主旨;第三階段融入感情,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這樣循序漸進,就能由簡單到復雜,有階段性與層次性地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穩步提升。
課外閱讀起著充實課堂知識的作用,其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思路,還能加強學生對閱讀文章主旨的理解。不僅如此,課外閱讀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擴寬學生的知識面等都有著很好的效果。那么,到底如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課外閱讀呢?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
首先,教師指定相關教材。課外閱讀的選擇不是漫無目的的,只為了有趣而讀是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所以,必須讓所有學生閱讀的文章有共通點,這樣才能方便接下來的討論。其次,學生間的交流十分重要,教師要留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對所讀文章進行探討,互相交流心得,并從他人那里得到新的思路。最后,教師要讓學生在班級同學面前分享自己的成果以及看法。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育中,要基于核心素養的認知理念,立足課堂和文章主體內容,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3]。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有效把握課堂節奏,是教師應該注意的問題。同時,教師也應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全面培養初中生的英語多元思維和文化品質,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