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 莊浪縣柳梁學區李山小學
教師是一個平凡而偉大的職業,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直接影響著他們對學生的態度和對教學工作的投入程度。特別是在農村地區,教學環境相對較差,教學設施簡陋,更需要具有良好師德的教師隊伍來彌補客觀因素造成的不足,為農村的教育添磚加瓦,促進教育事業區域發展的均衡。
職業道德是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規范,是不同職業的人們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表現。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除了教書,還有育人的職責,更需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要表現出對教育事業的巨大熱情,要有積極的奉獻精神,熱愛自己的學生,竭誠為學生服務;在工作時要兢兢業業、一絲不茍,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要有創新精神和積極學習的態度,用先進的教育理念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指導;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和知識水平,在言行上做學生的榜樣和表率。學校要在平時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和培訓,讓教師進一步明確職業道德規范,提高教師的職業操守;推出一些優秀典型,為教師們樹立榜樣,為他們的行為提供準則,激勵教師向更高的標準邁進。
由于相對封閉,農村小學教師缺乏競爭和輪崗交流的機會,導致部分農村小學教師沒有憂患意識,沒有自我提高的意識。為此,教育主管部門要采取形式多樣的辦法,加強對農村小學教師的業務培訓,扎實提高農村學校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首先,學校要結合自身實際,開拓思路、科學規劃,制定切實可行的校本培訓方案,組織教師開展教研活動,采取多種形式,有效促進農村小學教師研讀課標、深鉆教材、改進教法,創新高效課堂。其次,教育主管部門要定期開展教師的培訓和交流活動,聘請教學專家、教學能手和優秀教師到學校進行巡回講課、上示范課,以指導農村教師的教學工作,讓他們吸取更多的先進經驗,接受更新的教育理念。最后,引導優質資源向農村學校輻射與拓展,鼓勵城鎮教師支援農村學校教育,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的業務水平。
首先,加大考核力度,以考核促工作,提高教師的敬業程度。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既是對認真負責的教師的肯定,又是對不思進取的教師的鞭策。用制度管人,制度育人,使壓力變為動力,有助于讓責任意識滲透到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之中。有效實施監控機制、評價機制、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為農村教師年度評優、評選先進、職稱聘任、推選骨干出外考察和培訓學習提供了重要依據,為踏實肯干的教師搭建平臺。其次,充分發揮績效工資的作用,調動廣大農村教師努力工作的積極性。學校要全面推行優教優酬利益導向機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實行重能力、重實績、重貢獻的獎勵機制,有獎有懲,獎罰分明,下大力氣解決農村小學“教多教少、教好教壞”一個樣的“大鍋飯”問題。建立完備的教師管理制度,盤活教師的競爭意識,調動農村教師努力工作的積極性,將教師的勞動成果體現在績效工資和職稱評定上,充分體現教師勞動的價值。此外,學校還要建立校務公開欄,實現教師管理的公開透明,實行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在評優選先、職稱晉升、效果考核等敏感問題上,要做到公平考核、陽光操作,將考核結果及時向教師公開公示,接受大家的監督、評議。學校的重大問題、重大決策要召開全體教師會,讓每一位教師參與決策,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學校重要的一員,樹立“校榮我榮、校辱我恥”的大局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形成思想上同心,目標上同向,行為上同步,事業上同上的良好局面。
教師要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堅持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切實做到“以生為本”。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授給學生文化知識的同時,加強對每個學生的品質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要建立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堅持做到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給學生創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和成長環境。正確處理與學生家長的關系,在與家長聯系時,要以探究使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方法和措施為主要內容,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