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錫基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高壩鎮六壩九年制學校,甘肅武威 733000)
在教育領域,合作的含義較為豐富,不僅指學生間的合作交流,還指師生間、群組間的合作。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對合作學習的認識不足,使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表現出合作模式單一、合作小組分組不合理、合作學習內容不明確等問題,導致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參與度不高,影響了合作學習優勢的發揮。
在素質教育模式下,初中英語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合作學習模式憑借其加強交流、促進師生共同進步的優勢,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對教學實踐而言,部分教師對合作學習的認識存在偏差,導致合作學習模式的落實不到位,影響其優勢的發揮,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幾點。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相對多元,包括師生間的合作、生生間的合作及群組間的合作等。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僅應用生生合作的學習模式,組織學生以小組模式開展討論交流,來完成英語知識的學習。這類合作學習模式相對單一,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喪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進而影響合作學習模式應用的有效性。
在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合理分組是學生共同進步的關鍵。但根據初中英語教學課堂現狀的調查發現,部分小組的討論相對熱烈,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獲得問題的答案;部分小組的討論難以開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偏低,不能順利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出現該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合作學習小組分組不合理。初中教師雖然明確了“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但由于對學生的了解不夠深入,易使學生分組出現偏差,進而影響合作學習的應用效果。
在合作學習模式中,明確學生的學習內容及學習目標,是完成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但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并未強調學習內容,導致部分合作學習小組在討論時無從下手,不知道應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等。這種現象不僅會影響初中英語教學的正常開展,還會阻礙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評價是課堂學習的最后環節,是對整個課堂學習的反饋,可使師生明確自身在教與學方面存在的不足及表現出的優勢,為師生完善自我提供幫助。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忽略學習評價,僅將學生的小考或期末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這不利于學生的進步與發展[1]。
基于合作學習模式的多元化特征,初中英語教師需創新合作學習模式,結合初中英語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選擇合適的合作學習方式,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師生合作學習模式
初中英語教師在講授英語知識時,可通過語言創設教學情境,引發學生思考,并通過問題引導,幫助學生理解英語知識,完成師生間的合作,深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認識,提高合作學習模式應用的有效性[2]。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教材的Four seasons的課程教學中,英語教師借助語言表示當時天氣炎熱的場景,并配以相關手勢,詢問學生:“It's very hot day, isn't it?”學生紛紛給出自己的答案。在教師發現學生對天氣的感受不同時,提出一系列問題:“What a bad summer.I don't like summer.What about you?”“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Which season do you hate most?”“Why?”等,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開展與四季相關的英語知識學習。
2.生生合作學習模式
生生合作學習模式是最基礎的合作學習方式。教師需在合理分組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針對學習任務或學習問題進行討論與合作,引導學生開展合作探究。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教材的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The fi rst period)教學中,教師提出如下問題:“I want to spend 100 yuan to buy some presents for a 16-year-old girl and a 16-year-old boy.What do you think I should prepare? Tell me your reason.”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該問題的答案,并派出代表以本節課程學習的句型回答問題,從而深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認知,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與表達能力。
3.群組合作學習模式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群組合作模式是指將師生、生生間的合作學習方式綜合應用,構建三維立體化的合作課堂,提高合作深度。例如,在人教版教材的Who has the coin教學中,由于該課程的詞組、句型等知識點較多,教師先為各個小組分布不同的學習任務,再組織學生進行集體閱讀,分別針對學習任務進行討論分析。在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可讓小組依次展示學習的內容,實現小組間的合作共贏,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與成就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為確保合理劃分學習小組,教師需嚴格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在劃分合作學習小組前,初中英語教師可編制相關的調查問卷,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填寫,深化教師對學生的認識,以保障學習小組劃分的合理性。教師編寫的調查問卷需涵蓋以下幾點:(1)學生的基本信息,如學生對自己性格的認知、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生的愛好等;(2)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如學生的英語成績、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英語學習基礎等;(3)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期望,如學生的英語學習目標、對合作學習小組的期望等。通過調查問卷的內容,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分層,并根據班級學生的數量,將其平均劃分為4~6 組,每組從各個層次中分配同樣數量的學生,確保每個學習小組的總體水平相差無幾,利用組內優秀學生帶領落后學生,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需結合教材特點,為每個學習小組布置相應的學習內容,并在學習小組討論、交流時,做好巡察工作,幫助各個小組解決討論中遇到的問題,確保各個學習小組明確學習內容,實現組內人員的合理分工,以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教材的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教學中,教師設計了多項合作學習任務,組織了各個小組先分析任務,明確學習內容,再進行合理分工,合作完成任務,從而獲得知識。首先,教師組織各小組開展單詞拼寫競賽,要求各個小組依次派出代表在黑板上寫出與職業相關的英語單詞,不能重復,最終寫出數量最多的小組獲勝。在該活動中,各小組的分工大致如下:一名學生負責記錄英語單詞,供小組學生課后復習使用;一名學生負責在黑板上書寫單詞;其余學生負責查閱或回憶自己了解的與職業相關的單詞,從而保障小組成員在順利完成任務的同時,有效地獲取知識。然后,在詞組與句型教學完成后,教師組織各小組應用本節課程學習的詞組與句型設計對話,并在課堂中展示。在該活動中,各小組的分工大致如下:一名學生負責記錄,供后續復習使用;兩名學生負責展示;其余學生負責編寫對話,在編寫時,所有學生均可提出自己的意見;匯總小組成員的意見,完成學習任務。
在上述過程中,教師在教室內巡察時,在發現學生的討論方向或句型出現錯誤時,應及時給予指導,保障小組討論的正確進行,幫助學生明確學習內容,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為了發揮課堂評價的反饋作用,初中英語教師需構建完善的合作學習評價體系,以推動學生不斷進步。在合作學習模式下,課堂中師生與生生間的互動增多,學生的課堂表現獲得更多的關注。教師可根據該特點,編寫評價表,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組內互評及組間互評,將傳統的終結性評價拓展為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整合的模式,從而提高評價的有效性[3]。以某教師編寫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表為例,教師在評價表中準確表述評價內容及評價標準,為學生的有效評價提供保障。
在評價內容方面,教師以表格形式匯總相關評價情況,要求學生將自己的姓名與組內成員的姓名填寫在表格中,并依次進行自我評價與互評,寫下表現摘錄,對自己與小組成員在課堂中的具體表現進行簡單描述,使評價更為全面。同時,學生可根據本節課堂的表現,選出其他組中表現最優的一到三名學生,并填寫其表現摘錄。
上述評價內容除表現摘錄外,均以打分形式存在。教師制訂統一的評價標準,為學生的打分提供指導。其中,如果學生在課堂中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并與小組成員協調配合,合作學習效果良好,則打五分;如果學生能夠參與合作學習,且效果基本滿意,則打四分;如果學生遵守課堂規律,認真聽課,在合作學習中發表過意見,則打三分;如果不能做到以上三點,則打兩分。通過規范的評價表,學生可對比其他學生,了解自身的不足,肯定自己的優點,進而明確完善方向,設定有針對性的學習目標。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英語教師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創新合作學習模式,注重合理劃分學習小組,明確學習小組的學習內容,完善合作學習的評價體系,進而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