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楓
(福建省福州市第三十九中學,福建福州 350008)
閱讀是培養思維、認識世界及獲取語言知識非常重要的渠道[1]。教師為了全面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在開展英語閱讀時應充分意識到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性,積極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能夠自主分析。教師積極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觀點,逐漸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更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習的知識內容。
閱讀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關鍵內容。學生如果沒有掌握相應的閱讀能力,就不能從英語文章中獲取相應的信息和知識,還會影響聽力水平的提升,以及運用英語語言進行書面表達能力的提升。可以說,閱讀教學在初中英語課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在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重視初中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傳授其閱讀技能,不斷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思維發展對知識體系的構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好奇心比較強。因此,教師在開展初中英語教學時,可以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積極思考、自主探索答案。英語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可以將課本作為英語教學的載體,不斷擴展英語閱讀深度,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通常來講,思維品質作為人思維表現的特征和個性,是一個人邏輯的批判性、邏輯性及創造性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和水平,具體包括系統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深刻性、獨創性等。從英語閱讀課程教學來講,教師要培養學生對閱讀內容的認知能力,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展開深層次的思考和推理。
例如,仁愛版九年級下冊Unit 5China and the world這一單元的話題是中國與世界,學生通過Topic 2He is really the pride of China的學習,能了解鄭和和孫中山等人物的事跡,了解他們是中國的驕傲,以及當前中國在世界中的影響力。在教學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講述中國在推動世界和平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的作用,從而幫助學生構建相應的內容圖式。
在開展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初中生對閱讀材料進行全面的理解,充分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對英語閱讀材料進行思考,并挖掘英語詞匯的隱含含義,同時引導學生對作者的寫作背景、寫作意圖進行了解,進而提升初中生的思維品質。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九年級下冊Unit 6 Topic 3I will remember our friendship forever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意識到朋友、友誼的重要性,深入了解課文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內容,尤其是文章的寫作背景,即讀者體會到友誼的重要性。學生通過課文內容的學習,不僅能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還能提升思維品質,樹立正確的交友觀,從而理解友誼的真正含義。
在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設置懸念,使學生有充足想象的空間,從不同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進而全面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及逆向思維[2]。例如,在教學仁愛版八年級上冊Unit 4Our WorldTopic 3The Internet makes the world better時,教師可以針對文章內容“網絡的利弊”,給學生設置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討論網絡給生活帶來的影響,從而逐漸培養初中生的發散思維,提高學生英語思維的靈活性。
另外,英語教師要注意對文本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推動學生創新思維品質的提升,讓學生的英語語言和英語思維實現有機的統一。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已知知識和經驗來創建相應的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好地內化所學知識,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來進行表達,實現英語知識的遷移與創新。例如,在教學仁愛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1 Topic 1The Changing World時,為了讓學生把握文本細節,英語教師可以設計討論環節:“My hometow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beautiful”讓學生分組討論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然后對文本框架進行介紹,同時結合學生的表述,幫助學生將所掌握的英語知識遷移到英語寫作中,進而促使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講解仁愛版九年級上冊Unit 2Saving the Earth這一節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In your opinion, how should we save the earth?”并讓學生分組討論。同時,教師應營造良好的討論氛圍,開展英語閱讀課堂活動,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Please analyz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iet, behavior and so on.How to save the earth?”最后,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置問題,以提升初中生的表達能力及語言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積極探索,逐漸培養初中生的創新思維能力[3]。
批判性思維可以使學生用批評的、獨立的眼光看待問題和思考問題,逐漸提升其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在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采用課堂辯論的方式,有利于積極培養初中生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例如,在教學仁愛版八年級上冊Unit 3Our hobbies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并且了解學生不同的“hobbies”,并以此為基礎,讓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開展相應的討論活動,通過討論形式來構建輕松、活躍的英語教學課堂,同時積極培養初中生的小組合作能力。最后,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課堂辯論,以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綜上所述,在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地認識到將培養學生思維品質和語言教學相結合的重要性。同時,教師應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入解讀,并根據初中生掌握英語知識的情況和教學內容設計適合學生的任務。教師通過積極開展思維訓練活動,能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從而逐漸提升初中生的英語閱讀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