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育娟
(浙江省永嘉縣大若巖鎮中心小學桐州校區 浙江 永嘉 325116)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傳授以及專業技能的培養,因為英語是學生學習的第二種語言,也是一門外來的語言,所以教師將分層教學法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展開分層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基礎條件就是學生有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這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條件。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英語體驗的機會,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很多知識都是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和學生的生活非常相近,而且教師為學生講解的也都是生活中常見的語法的用處以及怎么用,這就導致了一部分學生失去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應該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學生以及不同的學生興趣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習不好的學生,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對于學習好的學生,教師應該讓學生對知識有而更加深層次的滲透,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例如,教師在講《Unit 3 My Friends》時,教師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習好的學生,寫一封介紹自己朋友的信:“Hello everyone.This is my friend.Her name is Jenny.She is ten years old.Herfavourite food is dumplings.Herfavouritecolour is blue.This is my best friend.”教師可以讓學習不好的學生來閱讀這些信件,為學習不好的學生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教師利用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僅能夠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教師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以及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應該關注到那些學習差而且對英語沒有學習興趣的學生,與其他學科相比,英語本身就是一門缺少趣味性的學科,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導致了學生在課堂中只能被動的接受教師講解的知識。因此,教師就應該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教師可以讓有興趣的學生多與沒有興趣的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可以帶動沒有興趣的學生去積極主動的學習,從而讓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共同的提高。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Unit 3 At the zoo》時,首先,教師為學生展示了幾張動物園動物的圖片:“Look at these pictures of the zoo.Is there have you favourite animal?”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看到這些圖片時,回答到:“My favourite animal is dog.”教師通過調動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來帶動整個課堂的教學氛圍,最后教師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由討論“What is your favouroteanimal?Why?”利用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英語學習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學生還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來學習不同國家文化。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家庭環境,因此就導致了學生對文化的理解有不同的看法。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深刻的發掘,讓學生進行相互的交流合作,教師還可以為提供更多的課外讀物,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從而讓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得到有效的培養。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Unit 5 My clothes》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完本單元的知識點時,為學生提供了一篇中文版的《國王的新衣》,讓學生對文章的故事情節進行大概的復述,然后教師為學生提供了這樣的英語:“The king liked new clothes.Two men showed the king some magic clothes.The king was foolish.”讓學生來判斷這句話的對錯,教師利用好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符合當下社會發展的需求,也符合學生未來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因此,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之前存在的差異,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得到顯著的提高,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