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娟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加美幼兒園有限公司 廣東 佛山 528000)
學習故事需要靠教師的細心觀察和記錄,鼓勵幼兒主動合作交流、探索創作,能夠完整了解幼兒的活動軌跡,促進幼兒更好地成長。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學習故事這種評價形式引起了廣大幼兒教師的關注,區域活動能提高幼兒的認知,為幼兒積累豐富的經驗。因此,教師可以運用學習故事注意、識別、回應幼兒的行為,豐富幼兒的情感認知,幫助幼兒建立和諧的伙伴關系,促進幼兒園區域活動質量的提高。
學習故事是一種適合幼兒教學的評價方式,能夠記錄幼兒的學習過程,了解到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行為,學習故事的運用內能更好地促進幼兒區域活動的開展,對幼兒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學習故事能改變幼師的教學觀念,增強幼兒教學的效果。教師在撰寫學習故事的過程中能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全面看待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表現,更加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其次,學習故事能提高區域活動的合理性,在學習故事中,教師能觀察到哪些玩具、材料、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思考如何適當調整區域內材料,還能總結出區域活動中的問題,促進區域活動的完善。另外,學習故事能使教師獲取到區域活動中的信息,幫助教師正確解讀幼兒行為,促進幼兒評價質量的提高。最后,學習故事的運用能為幼兒提供自由發展的空間,激發起幼兒的創作興趣,構建出開放的區域活動,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2.1 確定撰寫目的,注意幼兒行為。在學習故事背景下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教師應了解到撰寫學習故事的最佳時機,確定學習故事的撰寫目的、區域活動的方案等,轉變教師和幼兒在活動中的角色,通過觀察和記錄掌握幼兒的成長需求,積累豐富的教學信息。《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教師應關注幼兒身體健康、語言交流、思想情感、認知能力、鑒賞表達、學習能力等多個方面,了解到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具體表現,為區域活動的開展提供依據。在撰寫學習故事的過程中,教師應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了解幼兒是否具備實踐操作、人際交往能力。例如在《夏天的服裝》區域活動中的目的是了解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行為表現,讓幼兒感知夏季服裝的特點,總結出夏季服裝的規律,在學習故事中標出幼兒的姓名、年齡、日期、地點、時間等,記錄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表情、對區域材料的使用情況,是否與他人互動、肢體語言、口頭語言、探索程度。這樣能使教師了解到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發生了什么,有哪些需求,為之后的區域活動提供了準確依據。
2.2 深入了解幼兒,識別幼兒行為。在撰寫學習故事后,教師要對學習故事的內容深入剖析,思考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發生的事,適當評價幼兒的興趣,為之后的教學回應奠定好基礎。在識別幼兒行為的過程中,教師應深入了解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情感、認知、動作、語言,將《指南》與幼兒的行為聯系起來。例如在《小企鵝超市》的區域活動中,教師可以記錄幼兒對區域活動中的角色和玩具“貨幣”有強烈的興趣,積極扮演“售貨員”和“顧客”的角色。幼兒對區域活動的興趣激發起了幼兒的探究熱情,能夠使幼兒主動與其他小朋友溝通交流,提高了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滿足感,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還要關注到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問題,如有時會錯誤認識區域內物體的名稱、用途、性質,這主要是因為幼兒缺乏生活經驗,但幼兒具有很強的毅力,能耐心跟其他幼兒學習,獨立面對活動中的問題。這一方式能夠使教師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為幼兒構建出多元化的活動環境。
2.3 運用多元評價,回應幼兒行為。幼兒應具備評價自我和他人的能力,如果教師主觀評價幼兒的活動行為,以自己作為教學評價的主體會導致教學秩序混亂,人人都想得到教師的表揚。因此,在運用學習故事的過程中,可以讓幼兒互相分享和評價,以此來回應幼兒,為幼兒樹立學習自信,清楚認識到自身的問題。例如在《雞媽媽和小雞的家》的區域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建構思路,調動起幼兒的創造興趣,讓幼兒自評、互評在區域活動中的表現,有沒有恰當使用材料等,由教師記錄到學習故事中,加強幼兒間的合作學習,提高幼兒園區域活動的評價效果。
總而言之,區域活動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運用學習故事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能為教師提供觀察、分析、評價和反思的依據,增強區域活動的有效性。在撰寫學習故事時,教師應確定撰寫目的,深入分析幼兒的活動行為,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注意、回應、識別幼兒,促進幼兒在區域互動中全面、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