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盛斌
(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新池中學 江西 九江 332806)
初中數學復習課不僅需要帶領學生復習原有知識,還要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對知識產生全新的認知。復習課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數學能力,因此,在復習課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彌補學生的知識漏洞,找到學生的學習弱點。還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性,使學生對知識形成個性化的認知,從而提高復習課的效率。
首先,由于初中數學知識比較復雜、抽象,對學生的邏輯能力和推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師合理的引導學生,及時給予學生幫助和指導。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沒有全面認識復習課的意義,也沒能發揮自己的主要作用,只是讓學生機械的做練習題,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影響了學生創新意識和數學思維的培養。而且部分教師沒有從整體上把握復習課教學,降低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影響了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發展。其次,新課改強調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探索合適的教學方式,營造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對數學教學認識的也比較片面,將復習課理解為解題課,將大部分時間放到了做題和改題上,無法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另外,在復習課中,學生沒有明確學習目標,只關心自己會不會做題,有沒有掌握解題方法,沒有在復習課上獨立思考和探究。
2.1 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復習計劃。在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因此,教師要重點研究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程度和學習方法,清楚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新課改重新編排了初中數學教材,加入了學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和趣味化的內容,在復習課中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生活閱歷和個性上的差異,制定出分層化的復習目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復習課教學中。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學中,教師要加深學生對勾股定理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復習本節課的內容。在之前的學習中,教師已經基本掌握了勾股定理的相關知識,大部分學生都能用勾股定理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但對知識的掌握還不全面。因此,在課上,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小組內運用思維導圖復習本章節的內容,通過合作的方式互相補充知識點,再由教師總結和點評。這樣教師就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復習課教學。另外,部分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受到了許多挫折,缺乏數學學習自信和興趣,在復習課上,教師要及時鼓勵和表揚這部分學生,為學生樹立自信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復習活動中。
2.2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復習興趣。只有提出問題才能引發學生的關注和思考,有效提高復習課的效率。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發學生新舊知識間的矛盾,創設出問題情境來引發學生的思考,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復習興趣。在提問時,教師可以直觀、形象的展示數學知識,運用數形結合的方式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帶動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探究。例如在《探索三角形的全等條件》的復習課中,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出示知識結構圖,喚醒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出示四個全等三角形,帶領學生復習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接著典型例題:出示四個不同形式的兩個相交的三角形,讓學生試著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兩個角相等、兩條線段相等,使學生獨立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再展示合作學習的例題:出示一個形狀為不規則四邊形的風箏ABCD,提問學生怎樣才能證明AB=AD,BC=DC,∠ABC=∠ADC,這一問題既加強了課堂教學的開放性,也能調動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特長的機會,在數形結合教學中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3 梳理教學內容,構建知識體系。在初中數學復習課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系統的復習知識點,帶領學生將每節課的知識串聯在一起,找出知識點間的聯系和規律,從而構建出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教師要根據一定的標準幫助學生整理和復習知識點。例如在《圖形的平移與旋轉》的復習課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平移和旋轉的概念,分析二者的區別,幾種圖形變換方式之間有什么關系,如何確定組合圖案中的基本圖案等,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的脈絡,使學生了解到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再通過例題來豐富復習課中的內容,體會到數學知識間的邏輯性,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增強復習課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學習興趣調動,轉變陳舊、單一的題海戰術,重視學生思維和認知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規律,綜合運用數學知識,構建出完善的知識體系,從而提高復習課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