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晴燕
(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匯龍小學 江蘇 南通 226000)
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結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立身之本,也是我國社會發展與建設中的重要因素。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以思想和觀念為中心,還有文化、藝術、宗教、地域特色等等許多內容。小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我國社會未來的建設者,國家未來的領導者。更需要學習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文化中的寶貴思想和種種藝術形態,才能保障我國的未來的長久發展與建設,更能夠促進小學生自身文化素養與道德水平的綜合提升。
在《全日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程新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課程,教學內容中也包含著古詩、文言文、詞曲等傳統文化中的代表性內容,更應當承擔起對小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責任。培養小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理解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文化的能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促進小學生文化素養與道德水平的提升,是新時代下小學語文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而且,傳統文化中不單單是儒家思想和古文、古詩這樣的內容,更有書法、水墨畫、手工藝、戲曲等等。小學生接觸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更不僅僅只是為了使傳統文化能夠得到傳承這樣簡單。小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可以開拓眼界,豐富自己的知識與見識,學習除了文化知識以外更多的實踐性技能,讓自己的綜合素養與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受到傳統文化中優秀思想與觀念的熏陶,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與道德素養,擁有獨立的思維模式。這對促進小學生的綜合素養發展,推動小學生素質教育的實施,和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等許多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讓小學生學習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文化十分重要。
小學語文課堂中傳統文化的融入與傳統文化教學的開展,由于受到了小學語文教學理念、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師教學方式等多方面的限制,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許多影響教學效率的問題,急需小學語文教師進行認真思考并解決。
第一,小學語文課程由于受到了傳統教育理念和應試教育的大環境影響,在教學中相較于傳統文化,更偏向于學生課本知識的學習和考試成績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師一時之間難以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對傳統文化在課堂教學中的融入,更是缺乏正確的教學認識和足夠的教學經驗。再加上小學生年齡跨度大,該如何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來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和教學,如何保證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效率等等,都是影響小學語文課堂中傳統文化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主要問題。
第二,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融入,陷入了“死記硬背”的怪圈。在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過分注重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背誦與記憶,卻忽略了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理解和運用的重要性。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融入更是如此,學生一股腦的背一些“三字經”“千字文”,卻怎么也不知道這些文字代表這什么意思?自己背這些東西要做什么?嚴重降低了傳統文化的教學有效率,也使得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
第三,課堂是小學語文課程的主要教學場所,小學語文課堂一般一堂課只有四十分鐘的時間。小學語文教師不但要在這四十分鐘內講完教學大綱中要求的教學內容,還要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素材,使得課堂教學十分緊張。可是如果教師想要讓學生用課余時間來進行一些傳統文化的學習活動,又很難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除此之外,該如何引導小學生將傳統文化的學習靈活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去,也是目前小學語文課堂傳統文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3.1 結合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傳統文化學習興趣。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激發小學生的傳統文化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傳統文化的在課堂教學中的融入。
例如:在學習“三字經”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講三字經中的“孟母三遷”“孔融讓梨”等等經典故事,由文字轉化為具象化的教學動畫視頻。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在動畫視頻中學習、體會傳統文化中包含的寶貴品質和思想觀念。
3.2 豐富教學手法,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教學氛圍。除了要激發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小學語文教師還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學習優秀的教學經驗,在豐富自身教學手法的基礎上,通過多樣化的教學途徑和教學手法,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沉浸在傳統文化的學習中,培養小學生學習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文化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精衛填海”這一課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網絡上尋找關于精衛填海的動畫和影視片段,將其制作成微課教學視頻,并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播放。讓學生通過精衛堅持不懈也要將大海填成陸地的精神,來充分感受到在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一直宣揚的“有志者事竟成”的思想觀念。再聯系“鑿壁偷光”等故事,進一步促進小學生的理解。
3.3 拓展教學范圍,促進傳統文化教學效率的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時間和教學空間畢竟有限,教師要在保證語文課程教學內容的前提下融入傳統文化的教學十分不易。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適當的拓展教學范圍,充分利用小學生的課余時間,在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下,促進小學生與傳統文化的學習接觸和小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墨梅”這首詩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水墨畫結合到這堂課的教學中去。通過QQ、微信等途徑,為學生發送一些關于水墨畫中梅花的畫法教學視頻和教學技巧指導。請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父母的幫助下完成一幅梅花的水墨畫創作。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