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兆瑞
(寧夏中衛市永康中學 寧夏 中衛 755000)
近年來我國的素質教育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因此部分農村小學的英語教學也在逐漸的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希望能夠有所創新。教師也在積極地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利用互聯網教師開展教學,這些都給農村的教育帶來了新的生命力。農村地區與城市相比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這也導致部分農村教學效率低、質量差,但是因為互聯網的加入大大的提升了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將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淺議互聯網+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1 互聯網和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結合是農村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農村地區和城市相比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在教學的設備、教學方式和質量方便都比較的落后,為了能夠突破當前的教學局限性,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互聯網進行教學,通過互聯網的帶動能夠有效地促進農村教育事業不斷地向前發展。
1.2 互聯網和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結合能夠促進學科發展。英語這門學科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它會涉及到單詞、詞匯還有短語等基本的知識,但是同時對于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邏輯思維還有語言思維也有著一定的要求,所以僅僅依靠課本上的知識難以提升學生這些能力,但是如果能夠使用互聯網技術輔助教學,那么學生更容易完成聽說讀寫的訓練,能夠更加真實的體驗英語,這樣以來在促進英語學科的發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3 互聯網和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結合促進了小學生發展。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還比較的弱,但是如果能夠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把一些英語知識通過圖片、聲音或者是視頻形式為學生呈現出來,往往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地高漲,主動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這對于提高學生英語學習和應用的能力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2.1 以媒體引合作,激活教材圖文。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還比較的弱,詞匯的積累有限,使得學生在口語交際和聽力上面都有著一定的缺陷。所以當直接對學生進行單詞或者是字母的學習時,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和陌生,從而降低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興趣。然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思維還停留在具象思維階段,對于視頻、聲音這些形象的事物往往更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互聯網和教材進行結合,把教材的內容變得更加的生動。例如在進行英語教學中,學生會學習到很多的單詞,但是如果只是讓學生進行死記硬背,那往往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這時候教師可以將單詞學習編制成一些游戲,通過多媒體形式播放出來,然后讓學生進行填詞練習,每填完一個單詞方格會變成綠色。借助于這樣的模式,讓單詞的學習也變得有趣起來,從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2 創設生活情境,讓英語更加具有實用性。英語知識和生活密切相關。而小學階段的英語教材中也有很多的內容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同時英語學科本身就是一門語言工具,所以在生活中也會得到廣泛的應用。如果教師能夠把英語教學和學生的生活進行結合,更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具備應用英語知識的能力,提高英語的實用性。例如在學習外研版英語六年級英語上冊《I often go swimming.》時,本節課的內容主要是討論喜歡做的一些事情,掌握一些頻率副詞,教師就可以圍繞興趣為話題,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相關的采訪報道或者是英文節目片段,然后讓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因為這一話題都是學生普遍喜歡談論的,通過這一方式和學生生活的結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3 設計教學任務,延伸課外英語。英語具有著一定的綜合性,所以教師要重視課堂的延伸,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課外知識。有了互聯網的參與,方便了教師的教學,教師可以給學生制作微課,也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溝通交流,實現學生的自主式學習。例如在學習外研版六年級上冊英語《I want to go to Shanghai》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分享一些小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學習到中國一些其他的城市還有當地的特色,讓學生了解這些內容的英語表達方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增加學生的英語詞匯積累,使得學生在一種輕松地氛圍下學習和掌握英語知識。
總之,農村教學目前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作為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教師一定要積極利用互聯網+手段,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推動小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英語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