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鋒
(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小寨鎮初級中學 陜西 藍田 710500)
近年來,多媒體的普及,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大量投入使用,課堂教學異彩紛呈。微課、慕課、翻轉課堂、新型課堂應運而生,傳統的黑板加粉筆式教學,似乎幾近陌路。
不可否認,在一定程度上,多媒體以其豐富多彩、形象、直觀、生動的特點,極大的提高了教學效率,然而,實際教學中,若只關注多媒體的形式多樣,而忽略了對教育教學的知識技能的傳授,則僅僅是“放放電影”,濃了興趣淡了知識。這與我們教學的初衷大相庭徑。
那么在教學中如何有效的使用多媒體,科學的設計課堂,讓教學效果更優化呢?結合自己教學實踐,就此談談個人看法如下:
課堂是以基本知識傳授、理解為主,需要學生靜心走入教材,體會新知的產生過程,理解之,并感受其應用,強練之,然后形成能力。多媒體僅僅是為了輔助而非主角,不可濫用,應用之即應有輔助教學之功。
1.1 創設多媒體情景,激趣引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導入新課時,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熱情,以使學生能在較強的求知欲下學習新知,效果更好。例如,在教學中心投影一課時,教師可以插入手影戲、皮影戲以及相關的圖片,學生通過欣賞視頻和圖片對本節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高度注意力下接觸新知,提煉新知,確保了優質的教學效果。
1.2 巧妙利用多媒體動態功能,深入理解新知,分化教學難點。多媒體可以讓一些不易操作的、課堂不能實物展示或費時費力的環節,輕而易舉的動態演示,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后,理解新知,印象深刻。如在進行截一個幾何體教學中,正方體的截面教學是一個難點,教師可以利用PPT演示正方體截面的所有動態情況,學生迅速就理解了對應的各種情況,再自己操作界面的情況,就很容易了。再如講解動點問題時,教師可以運用幾何畫板的動態功能,探究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逐漸形成思考動態問題的模式。
1.3 在多媒體教學課堂中,適當的板書仍是必要的。課堂板書是一節課重要知識、應用范例的呈現。一節課后學生所學一目了然,概念、定理、應當有,例題必不可少,那是學生當天作業練習的樣板,若多媒體代替了板書,是華而不實,走入歧途。如在教學平方差公式時,通過PPT導入、探究、總結出公式內容后,必須板書公式的文字語言和代數語言,以便在課堂上學生隨時都可以在黑板上看到公式內容。PPT上雖有,一閃而過,停留時間不會過多。再者例題必須板書,邊講邊板書,通過講解使學生明確了應用方法,又留下了課堂練習的模板。這樣板書與多媒體相結合,相得益彰,方顯課堂教學的效果最大化。
由于課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省時、擴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又可以為課堂教學畫龍點睛,只要多媒體對課堂有益拿來主義未嘗不可。
首先,并非多媒體適用于所有課堂教學,不能為了使用多媒體而使用多媒體,要據教學所需而使用多媒體。明明是一節代數運算課,偏偏要使用多媒體,備課時光符號就打了半天;上課時一閃而過,學生練習沒有模板,無頭蒼蠅一般;課堂容量雖大,但基本技能尚未形成,得不償失。幾何課堂教學中可以省去部分畫圖時間,函數教學中可利用動態功能研究其性質……像這樣的課型適合采用多媒體。
其次,課件制作是一個繁重的工作,不必純自制,下載修改就行,網上的優秀資源很多,可以多下載,必有適合自己的部分。切記下載好的課件一定要改,別人的課件,僅供參考,那是別人的思路,不一定適合自己的教學。
課件制作要樸素、醒目、簡潔、張數要少,達到提高學生興趣,加深理解新知含義足矣,不必面面俱到,課件都說了,要老師干啥?課件都有了,你能記住這張幻燈片下來是那張幻燈片嗎?因此課件少而精,展現其輔助作用,從而優化我們的課堂。
最后,挖掘多媒體資源的優勢,精修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合理地選擇相應的多媒體手段,發揮其優勢,讓“輔助”之功彰顯。PPT重導入設計、新知的產生,大抵體現教學思路,不必過細;幾何畫板是動態抽象轉化為直觀形象的有效軟件,可嘗試用之;實物展臺是課堂交互的好平臺,凡練均可用之……
以上是我在應用多媒體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感悟,也僅僅觸及冰山一角,今后還要加倍努力學習。相信只要能正確認識,積極地學習,主動地應用,計算機多媒體必將在今后的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