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富
(四川省儀隴縣磨盤小學校 四川 儀隴 637600)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當下課堂教育中比較有效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倡導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指學生在小組或者團隊中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小組的每位成員都有各自的任務分工來進行互助式學習,因為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有效的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被人們稱為“近十幾年來中重要的教學改革”,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和集體觀念意識,創建新型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熱情,融洽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傳統的教學方式注重完成教學任務,將課堂變為應付考試的機械訓練,教師只教授課本中與考試中的相關的知識,卻忽略了學生中的個別差異,學生無法在課堂中體會學習的樂趣,將課堂學習視為負擔和折磨。但若是在課堂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學生可以得到相互交流的機會,激發學生想要表達自己看法的欲望,就可以從中體會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數學課程標準》在前言中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創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利于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學生是學習的主導者,在合作探索活動中,可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數學思維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體驗在日常生活解決問題過程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2.1 合理分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要在生本課堂的基礎上開展,教室要首先將全班學生進行分組,在分組時教師最好先和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性格特點,學習能力和知識儲備等各方面的情況,然后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分組,小組內每位學生都可以自由發揮,發表自己的意見看法,每位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還可以為自己的小組制定口號,以促進小組成員的學習積極性,使全體學生在小組學習模式下的課堂教學中都可以享受學習的樂趣。例如,在學習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節《長方體與正方體》時,教師可以用粉筆盒作為教學材料,讓學生觀察粉筆盒的外形,并討論粉筆盒是長方體還是正方體,然后進行小組討論,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長方體,哪些物品是正方體,并思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區別。通過分組學習和對知識點的討論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發展需要。
2.2 分組探究。分組探究是指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對課堂知識內容進行探討交流,有助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積極與小組其他成員進行學習探討,對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達到本節課堂的教學目標。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第七節《認識鐘表》時,學生有可能不能掌握鐘表的規律,出現認不清或認反時針和分針和不能準確認識半點的問題,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小組之間相互學習,加深對鐘表時間的認識。教師還可以在小組與小組之間以比賽的形式對鐘表知識進行鞏固練習,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能好的融入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課堂中,達到生本課堂的教學意義。
2.3 總結反思。為了提高生本課堂的教學質量,學會反思十分重要,連論語也都提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由此可以看出反思的重要性。教師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效果進行反思,學生也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與自己的學習成果比較進行反思,了解自己學習中的缺點與不足之處,反思過后要改正自己學習的缺點和完善自己的不足之處,提高自身學習效率。學會反思有助于生本課堂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以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五節《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為例,有些學生不能夠掌握相關內容,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反思指導,找到自己學習過程中忽視的地方,在日常生活中尋找相關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例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通過學習過程中的反思,有利于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參與度,進而展現生本課堂下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意義。
綜上,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當下課堂教育方式中有效的一種,基于生本理念下的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有助于學生提高自身學習能力,踐行新課改的理念,更是充分喚醒了學生自我學習的主動性,符合當代小學數學的教育,使學生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