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
(四川省瀘縣牛灘鎮玉峰初級中學校 四川 瀘縣 646100)
初中階段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關鍵階段,同時也是學生養成良好生活與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但是初中階段的學生恰好也處于青春叛逆期,需要教師對學生加以引導,并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初中化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把他們變成只會做題的學習機器,而是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把學生培育成為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將來更好地立足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理念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自從“立德樹人”提出后各科教師紛紛將本學科的教學內容和立德樹人這一理念進行充分的融合,讓學生在掌握本學科的基礎上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在初中化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基于立德樹人的基礎上開展初中化學德育教學不僅對教師來說具有重大意義,對于學生來說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對于教師來說,在初中化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教學理念有利于優化教師的教學環節,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2)對于學生來說,在初中化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教學理念有利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從而為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為一名中學化學老師,在日常教學中,不僅要做到傳授知識,還要思考如何把德育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把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
2.1 初中化學教師必須樹立德業,做學生的學習榜樣。人的學習從無意識的模仿行為開始,因此教育不僅僅局限于口頭傳授、書本知識,還有賴于身體力行的榜樣作用。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最重要的平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教師要想在基于立德樹人的基礎上對學生在初中化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進行德育就必須自身以身作則,自己當學生的榜樣。例如:在學習魯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自己在實驗室進行實驗時以身作則,親力親為,在實驗中檢驗真知來為學生樹立榜樣,激勵學生向化學家們學習,從而在化學教學的實踐過程中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2.2 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在初中化學的教學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想在基于立德樹人的基礎上對學生在初中化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進行德育除了以身作則,將自己作為榜樣引導學生外還可以挖掘與化學相關的偉大科學家的案例來引導學生,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從而喚起埋藏在學生心底的愛國意識與責任意識。例如:在學習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時,我們學習第二單元第四節元素周期表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門捷列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的敬畏和尊重心理,還可以幫助學生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3 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滲透堅持、不放棄的品質。在初中化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一定的化學知識,還要幫助學生樹立一定的良好學習品質和道德品質。例如:在學習化學時,很多學生對化學知識難以理解,尤其是在學習一些金屬反應時,很多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思路,他們往往容易產生放棄的心理,在此情況下,教師就可以通過自己的耐心和細心關心學生,告訴他們完事開頭難,一旦學進去后面的學習就會越來越簡單,進而培養學生堅持、不放棄的優秀品質,為其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在初中化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將教師的教學內容和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進行充分地融合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已經成為當下教育領域不可逆轉的潮流和趨勢,其對于教師和學生的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需要廣大初中化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積極探索更適合的教學方法,從而促進學生和教師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