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強
(甘肅省通渭縣馬營中學 甘肅 通渭 743300)
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美術教學有自身的規律,中學美術高效課堂的構建就需要教師從教學實踐需求出發展開教學設計,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供有利的條件。另外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核心素養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構建出高效美術教學課堂。
美術欣賞課不像造型表現課和設計應用課那樣課堂多數時間都是利用進行手工制作和美術創作,美術欣賞課主要是依靠講解美術知識引導學生學習美術知識,因此這個講解的過程會比實際操作的時間要久,學生在這樣的美術知識講解中很容易產生接收指導的疲勞感,為了能夠避免這種不良現象的發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慎重選擇教學方式,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下的多媒體教學工具輔助教學,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學習中。比如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多媒體將較短的宋代花鳥畫的動畫片播放給學生,在學生觀看視頻的時候可以設置一些與之相應的問題,如,你們在我們的生活中見過視頻里的這些小動物嗎?你們以前有養過小動物嗎?它們都是什么樣子的?通過這些小問題能夠使學生快速地進入課堂學習狀態,而且還能夠引導學生留意自己身邊的一些事物,從而是課堂教學由課內走向課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有時候在教學過程中看似非常活躍的氛圍,但是學生往往的回答都是對的或者不對的還有是的或者不是的,這樣的問題很難啟發學生思考所學知識的內容。在教學的時候要合理地設置問答,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不但要設置出與本節課學習內容有關的問題,還要具有一些難度的問題,并且設置出來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啟發性,比如,趙佶的《芙蓉錦雞圖》的構圖形式都有哪些特點?朱耷在創作的時候為什么總是將小動物的眼珠畫在眼眶最上方?等等問題引發學生積極思考與探究。
如果想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那么教師就必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操作平臺,也就是開展美術拓展訓練教學活動。教師在設置教學方式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美術訓練的形式,將美術學科的特點充分體現出來,增強訓練的層習性和靈活性,以滿足每個學生不同的實際發展需求,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美術訓練主要是手工制作和鑒賞分析以及實地寫生三種形式來開展的,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能力,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訓練形式,使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進美術訓練教學活動中。比如在進行《多變的顏色》這節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個小作業,一種色彩可以表達一種情緒,如果在色相中加入黑色和白色或者灰色等顏色,能夠改變其的純度和明度。你們能夠使用其中的一種色彩來表達一種情緒嗎?例如快樂和平靜或者是痛苦與幸福還有憤怒等。學生聽后紛紛開始交流討論,之后展開相關的美術創作。而在學生創作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給予演示,用各種色彩組合的方式創作出一幅抽象畫,然后將其中所包含的意義講解出來。學生在得到教師范畫中可以獲得啟迪,能夠拓展自身的思維,從而更好地進行美術創作。當學生創作完之后開始展示作品的時候,可以由學生互相評價,這樣的課堂氛圍非常活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當學生遇到創作的困難的時候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可以使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美術創作,充分感受美術藝術中所蘊含的魅力。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通過綜合探索領域教學,引領學生探究不同層次的美術作品,了解不同的文化現象和文化背景,了解社會進步的歷程和人類發展的歷史,培養學生文化理解這一核心素養。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生活品質。比如在進行教學《民俗文化展》這節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民俗館,讓學生切身實地的分析和研究,了解民俗形成的歷史和發展過程,充分感受不同民族的不同民俗,領略不同民俗的魅力,將自身的民族自豪感有效提升上去。通過綜合探究,加深學生理解美術知識文化,促進核心素養的形成。
總之,教師在要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靈活地開展美術教學活動,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將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上去,同時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最終構建出高效的美術教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