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進
(廣西賀州市八步區仁義鎮中心學校 廣西 賀州 542814)
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課程,要求學生能夠夯實基礎,掌握一定的技能,從而為今后的數學學習做好充足的準備。尤其是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馬上面臨著升入初中,數學教師更要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實現有效教學,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讓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
數學知識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對六年級學生來而言,雖然他們已經走出了低年級的幼稚期,但畢竟心理不成熟、認知能力差,還是非常希望得到教師、家長的認可。因而,數學教師在面對他們的時候,要給與學生足夠的空間、時間,運用學生生活中熟悉的東西創設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可以自主的去學習、探索,感受到自身在學習中的主體位置,從而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出一份力。例如:在講解圓的周長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某個公園里面有一個五米的圓形池子,請問這個圓形池子的周長是多少,需要怎樣進行計算?這時有的學生在思考,有的學生則說:可以用一根繩子圍著池子走一圈,線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另外一個學生則說,這樣太費力了,肯定有簡單的方法。這時教師就可以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引入進來,帶領學生一起來對圓形池子的周長問題予以解決,讓學生有效的掌握這一知識點,學會舉一反三,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對一些簡單問題進行高效解決。
在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其知識是比較豐富的,既包含了分數計算、負數認識,又有圖形變換和圓的基本運算,這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以及思維的開拓是很有效的,因而數學教師要科學合理的將數學知識點和多媒體技術結合在一起,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熱情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教授分數除法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多媒體設備充分利用起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先在屏幕上顯示出一個蛋糕,然后對學生們進行提問:如果將這個蛋糕分給三個人,需要怎么分,每個人得到的蛋糕才會一樣多呢?再讓學生們進行思考的同時,教師就可以將課前準備好的分蛋糕動畫視頻播放給學生看,將這個蛋糕看成一個整體,然后平均劃分成三個一樣的均等塊,也就是每一個人分到一塊蛋糕,即1÷3=塊。然后教師暫停視頻的播放,在此基礎上再次提問學生:如果將他們分到的蛋糕再次進行平分,還是分為三塊,然后將分的蛋糕吃掉一塊,那么最終剩下的蛋糕是原來整個蛋糕的多少?這個時候,教師不要急于播放視頻,將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要讓學生根據之前所看的視頻進行思考,之后教師在通過播放視頻一步一步的引導學生去分析,觀看完剩下的視頻,看最終的答案是否和自己思考出來的答案一樣。通過這樣方式,不但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還能使教學變得有趣起來,既能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也能在此過程中對學生的獨立思考、探究能力予以鍛煉,不知不覺就達到了打造高效數學課堂的目的。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一般都牢牢的占據著課堂主體地位,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只能在下面被動的聽,時間一長,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都會降低,也就不用說提高學習的效率,教師的教學成效自然就不能達標。所以,要想對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效率予以提高,就要對學生的主體地位予以重視,將課堂還給學生,給與學生足夠的質疑空間。老話說的好提出一個問題的價值要遠遠大于一個問題的解決,當學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提出問題,就說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了,保證自身在數學學習中能夠學有所得,這樣的數學教學才會更有效率。同時,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善用評價手段,一個好的、有效的評價,不但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予以激發,還能讓學生永葆對數學學習的動力,反之就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通常來說,評價可以分為發展性評價和獎懲性評價兩種,數學教師一定要善用這兩種評價手段。例如: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態度不端正,影響到其他同學學習,教師就要采用懲罰性的評價,給予學生批評;而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則要采用發展性的評價,多給學生鼓勵、表揚,讓學生不能失去數學學習的信心。如此,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認真的聽課、學習知識點,又可以在教師的鼓勵和肯定中快樂的學習,課堂教學效率自然就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要在小學六年級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師要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教學中采用適當的措施,讓學生都能獲得收獲和成長,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身數學能力的同時,使課堂教學變得越來越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