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鳳吉
(新疆庫爾勒市巴州第二中學 新疆 庫爾勒 841000)
就當前高中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進行分析來看,要想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首先就需要對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進行全面改善。在課堂教學階段,教師除了要加強學生的學科知識積累和掌握之外,還要加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體現,結合課堂教育教學環境來體現出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高中通用技術學科主要是就是增強學生的技術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工程設計思維,并以此來促進學生的物化能力體現。為此,本文主要就高中通用技術課堂中,如何基于核心素養的基礎來進行教育改革和教育創新進行重要研究。
要想在通用技術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首先就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和個性化特征來選擇合理的教學策略。首先來說,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之前需要對通用技術課程的核心素養教育目標進行分析,結合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來尋找培養活動的切入點。通過對教學目標的合理確定,讓核心素養的培養滲透到教育過程的方方面面。結合教師的輔助性教育和思維引導效果,加強學生的技術意識和創新意識的體現。其次,對于當前現有的通用技術課程教育策略和教學手段進行分析,重點就其使用特點、使用范圍以及主要內容進行分析和總結,從而能夠在結合學科知識特點的基礎上及時進行教學范圍的調整,保障課堂教學過程的高效性內容體現。最后,教師需要對高中通用技術課程進行良好的分類和總結,并針對學生不同的狀況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合理布置。對于部分概念性較強的內容而言,教師可以結合實踐操作來增加學生的理解。結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細致的分析和總結,提升課程知識教育的高效性內容體現。
在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案例來對課堂學習的知識內容進行分析和理解。針對于自然地理價值方面的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手段來進行自然景觀的展示,并給學生適當播放有關的視頻短片或是圖片內容,讓學生能夠在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刺激下建立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技術”的本質內涵,并對技術改善生活的案例來進行優劣性分析,讓技術在保障自然環境的同時,對我們的實際生活起到更好的促進效果。在案列選擇的過程中,要求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特點,并結合課程知識內容的知識點來進行綜合性教學。案例內容要盡可能的隨著時代發展進行創新,并與時事熱點內容進行緊密結合,在這種社會背景的發展下,學生往往能夠對于案例知識具有一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以此來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綜合性培養。
我們進行產品的設計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在教學中,采取情景化的教學能夠激發學生進行設計的動力,讓學生設計出來的作品更能夠解決實際的問題,根據不同的需要完成設計活動。因此,我們可通過設計不同的情景,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另外,在設計中,我們也有可能會遇到一些和其他學科相關的內容。因為方案是學生自己設計的,所以,他就會主動地去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和別人進行主動地溝通。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清晰地知道每個學科學習的重要性,每個學科是如何通過各自的特點聯系起來,進而解決實際問題的。通過教學情境的設計,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在進行生活化實物的設計過程中,學生要對實物的使用環境、使用條件以及極限使用范疇進行分析,通過教師的情景創設,讓學生對于實物設計的需求具有較為全面的認知。通過這種教育教學,就能夠增加學生的思維發散,促進其知識的掌握和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當前主要的教育教學模式。為了能夠順應當前這種教育潮流,高中教師應當建立相應的教學措施,積極鼓勵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和思維意識的發散來進行自我核心素養能力的提升。教師在此過程中還需要注重對學生技術意識、創新能力、工程設想以及圖樣設計和物化能力表達等方面進行培養,多角度、多元化的進行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從而能夠達到全面發展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