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玲
(寧夏中衛市第二小學 寧夏 中衛 755000)
合作學習是一種適應現今社會發展并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之下,不同于以往的傳統學習方式,它更注重發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團結協作的意識,而不再過度強調應試記憶、機械記憶,學生也不必在為了考試而學習。小學語文所教授的內容將更貼合生活實際,在教師的引導與幫助之下,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以更深刻的方式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1.1 提升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中,一般是教師帶領學生通讀全文,就文章內容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但在這種情況下,鑒于授課時間有限,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回答問題,抒發己見,久而久之,導致部分學生的參與度降低。有的教師甚至直接給出正確答案,“填鴨式”教學,將文章情感生硬的塞給學生,最終導致閱讀水平無法提高。
而合作學習可以讓每位學生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看法,例如老師提出問題,劃分任務,每個小組得到一個任務,小組之中又有分工,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使得課程參與度增加,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情況減少。這種方式還能使得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情感,把握文章主旨,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1.2 培養學生團隊及競爭意識。在當今社會,合作與競爭也是一個團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人不僅要與其他成員協作,還要有自己無可比擬的優勢。而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這種能力,既有對某一問題合作解決的意識,又對問題中能夠引申出自己的思考這種競爭意識,使他們將這種習慣融入今后的學習及生活之中,增強集體榮譽感和個人責任感。
1.3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合作學習方式加強了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度,有了自己的思考之后,會主動探索自己不理解的內容。在課外學習時潛移默化中也會將這種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應用起來,且合作學習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語言表達、人際交流能力都會有所提高。
2.1 科學化分小組,明確分工。科學化分小組是合作學習有效進行的前提,為了將合作學習的優勢發揮到最佳,在開展這種方式之前應先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地分組,并讓各組成員明確組內分工。分組應根據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能力綜合考慮,使各組間的水平相對平衡。明確分工可以用選出小組長、總結員、記錄員等,讓學生明確自己的義務,增強責任意識。而小組長等可以輪流擔任,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總結自己的不足。
2.2 學生主動思考為主,教師引導為輔。不論是低年級的識字教學,還是高年級的閱讀教學,均可使用這種方式。而低年級的學生的識字課程可以說是未來學習的基石,在識字環節多一些趣味性互動,使他們對學習識字產生興趣,對今后的閱讀生活有著積極影響。
合作學習并非放任學生自己學習而置之不理,在學生的小組學習討論之后,教師應給予一定的評價指導,對于其中遇到的問題給出建議,對學生沒法解決的問題予以提示幫助,更要對各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不足提出改進意見。
2.3 建立合理評價機制。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評價對學生有著深刻的影響,而評價機制是否合理,對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工作也有著一定影響。
評價方式可以有組內互評、組間評價、教師點評。而點評過程中應注意學生個體水平差異,表現優異的同學應提出表揚,而對于水平有待提高的同學應給予鼓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民提升,通過合作學習策略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人際交流能力以及合作與競爭意識。
2.4 情景式教學。以往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非常單一,多是教師帶領學生機械地學習閱讀,而情景式教學能夠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吸引學生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參與其中,通過演繹、游戲等方式,對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
現如今,許多學校已經開始采用“云課堂”的方式,將云課堂與合作學習策略配合使用。從一年級帶上來的三年級,現在都是采用云教育的教學模式,使得資源能夠共享,更新及時,圖片、音頻等資源能夠開拓學生視野,不再拘泥于課本。而這種方式對于合作學習策略無異于是錦上添花,使得這種模式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上課使用的教學助手移動課堂,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不僅適用于低年級,中、高年級皆適用。而運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批改作業,可以大大提高批改效率以及正確率。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能夠在新課改之下被廣泛應用,足以證明它是順應時代潮流發展的產物,且更貼合學生學習實際。合作學習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受到教師的重視和應用,不僅是因為它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還能夠使學生從識字到文章理解的能力加深,在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方面也起到積極作用,綜合運用現代化技術,將其融入于學生的學習之中亦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