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英
(廣西桂林市穿山中學 廣西 桂林 541004)
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經(jīng)常聽到老師、學生、家長的聲聲“哀嚎”:老師嘆學生不好教,學生嘆語文不好學,家長嘆孩子成績不理想。究其原因,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視了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特別是初中伊始階段——七年級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培根)。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以及語文素養(yǎng),是必不可少的,是讓學生終身受益的。
其實,七年級的語文知識點并不多,難度也不高,但是它仍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學科,關鍵是在于思維方式的轉變,要盡快適應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變,要逐漸適應由小學到初中學習節(jié)奏的由慢到快的轉變,這些轉變的適應,與良好的初中語文學習的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密不可分。
傾聽的習慣。傾聽是人們日常進行交際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傾聽習慣,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學好學科基礎知識的基本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
說話的習慣。說話是現(xiàn)代人應該具有的能力。讓學生會有條理、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意見、思想,是語文學習的必需習慣。
讀的習慣。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朗讀、默讀、跳讀、精讀等多種形式的閱讀;讀散文小詩、讀中外名著、讀偉人傳記等,每天讀5至十分鐘,積少成多,由簡到易,從低到高,自會水到渠成。
寫的習慣。堅持寫作的習慣。寫學習、寫生活、寫花草、寫日月等等,不拘形式、不拘題目,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慢慢自會領悟于心成于文。
自學的習慣。學習,不只是教師的“生硬灌輸”,更應是學生自身積極主動的學習。
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習慣。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日促就的。需要老師有計劃、有步驟持之以恒的進行。
3.1 連。七年級學生良好的習慣一部分來源于小學階段的培養(yǎng),一部分則來源于家庭的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七年級伊始的良好的、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如何做好這三者的勾連,處理好三者的關系,讓三者互補、互進,是一個必須重視的問題。首先,必須充分了解學生小學階段學習習慣的具體情況,并具體分析這些習慣的養(yǎng)成與小學階段老師的培養(yǎng)方式方法、家長教育方式方法的必然聯(lián)系,經(jīng)過認真的分析,準確的把握其中的利害關系、成敗關系、因果關系,為下一步的良好學習習慣的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備足料”,同時打下堅實的基礎,并做好揚長避短的學習與繼承,讓學生在面對新的規(guī)范要求時,既有熟悉感、親切感,又有新鮮感,更容易接受與續(xù)接,這樣,也為教師即將開始的新的規(guī)范的要求做好鋪墊。
具體的實施方法,可多種多樣。例如,詳細閱讀每一位學生的小學畢業(yè)評語,當然亦包括學生小學階段每個學期的班主任評語。通過閱讀,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變化、發(fā)展情況,可以幫助教師全面的、立體的了解影響學生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成敗原因。這個寶貴的一手資料,也同時真實的映射出小學教師、家長在其發(fā)展變化中的作用,為七年級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提供了不可復制的“第一序基因”。此外,直接與學生、家長、小學教師的通話等,能了解到更真實、具體、生動的信息,同時很好的拉近新與老教師之間、師與生之間、師與家之間距離,良好的人際關系的確立,為之后的工作贏得寶貴的資源。
3.2 親。我國古代第一部教育專著《學記》中寫道:“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揭示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的重要影響。學生會因為喜歡一位教師而喜歡一門功課的情況屢見不鮮。走近學生,更應走進學生。和學生交流、交談、交心,了解學生,關愛學生,耐心傾聽學生的心聲,鼓勵學生生生互助、師生互助,大膽求助,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困難,這樣的老師,誰人能不喜歡,誰人能不喜愛?喜歡你,就自然會親近你;親近你,你說好的,他認可;你說不好的,他也不反對;你喜歡的,他亦喜歡,這樣和諧的師生關系,將會為教師開展的行為習慣的系列活動打下結實的基礎,也將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應僅僅停留在教師的聲聲“要求”上,更不能只停留在教師的“嚴于律他,寬以待己”上,教師的以身作則,親力親為,就是最好的良好學習習慣的楷模與樣板,它們的示范引領比口號的作用要大得多,而且這樣的潛移默化作用更是“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正如薩克雷所說: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
總之,七年級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教師要堅持不懈,同時,因時就法,策略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無論方式方法如何,目標是明確的,那就是在七年級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搭上一輛“快進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