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君
(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農安鎮三寶中心小學 吉林 長春 130200)
探究式教學法是一種創新型的教學方式,對這一教學方法的合理應用能夠調動全體學生積極探究知識點,使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由被動學習的狀態轉變為積極探究、思考、分析數學知識點,進一步加強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由此可知,教師開展探究式教學有著重要意義。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導致其不主動探究、思考知識,難以活躍學生思維,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布置探究性任務,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教學內容,確保其在自主探究過程中認真歸納知識點,自主完成探究性任務,逐漸增強其自主性和獨立性,以及提高其探究能力和總結能力,可見,教學中教師提出探究性任務非常重要。
例如:學習“分類與整理”時,教師講解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展示很多物品,并將學生分為四到五人一組,然后教師對各組成員提出在規定的時間內分類與整理不同的物品,以及探究不同物品的形狀和特點,學生清楚探究性任務和要求后,主動投入到教學中探究,邊探究物品的種類邊整理和分類,從而加強學生分類和整理物品的能力。此外,在教師的引導下各組學生都能高效完成探究性任務,有效提高學生自主探究任務的能力和探究意識、探究能力,因而,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布置不同的探究性任務,如此一來,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探究,進而提高全體學生探究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為了活躍氛圍,教師要注重運用探究式教學法,根據知識點提問,設置問題后,鼓勵學生帶著問題探究、思考知識,能夠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確保學生在探究時認真思考和分析數學知識,逐漸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自主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由此得知,教師應用探究式教學法時需注重提出問題,如果不注重合理設置問題,難以調動學生積極探究,并且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無法活躍課堂氛圍,因而,教學中教師講解知識的同時,還應根據不同的知識點提出不同的問題,這樣能夠通過設置問題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以及調動學生主動探究教材中的數學知識,學生邊探究邊歸納問題的答案,最終解決問題,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究能力。除此之外,學生積極探究,能使課堂氛圍活躍起來,學生感受到課堂氛圍的活躍,進而更加積極地探究知識,逐漸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實現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提高,實現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
教師在開展探究式教學時,應以學生為本,也就是說教學中教師要預留時間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數學知識,這樣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并且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相互幫助、互相交流、共同合作與探究,有利于提高全體學生合作探究能力。
例如:學習“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時,教師先講解新知識點,之后根據全體學生的數學成績進行分組,劃分合作探究小組時,將不同成績的學生分為一組,并要求學生在合作中共同探究知識,學生清楚要求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共同合作探究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形狀特點,共同合作探究之中學生間消除隔閡,同時積極合作,共同探究梯形和平行四邊形各有幾條邊、幾面和形狀特點,從而提高全體學生合作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師將探究式教學法運用于教學中時,應注重引導學生在探究中動手實踐,如此一來,能夠調動全體學生積極探究、動手實踐、思考和分析知識,有利于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同時增強學生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
例如: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時,教師給學生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盒,同時要求學生動手拆裝紙盒,以及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紙盒各有幾面和形狀特征,能使學生積極按照要求開始動手拆拼紙盒,動手實踐中探究紙盒各有六個面,且各面對稱、平行,進一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對教學內容的認知能力。
總之,將探究式教學法運用于數學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探究課本中的知識,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積極動手實踐、合作探究、認真思考和分析,能夠提升其各種能力,并且,學生在探究知識點時,做到自主歸納知識點,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從而在理解的基礎上,更容易掌握、記憶數學知識,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