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紅
(沈陽市和平區教育研究中心 遼寧 沈陽 110003)
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在《意見》中指出:“增強美育熏陶。實施學校美育提升行動,嚴格落實音樂、美術、書法等課程,結合地方文化設立藝術特色課程。”這為音樂教學有效課堂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有效課堂,指的是有效率的課堂,即音樂教師在課堂上把音樂知識、審美觀點及道德情感等方面的信息傳遞給學生,并且能夠為學生有效的吸收,這樣的音樂課堂就是音樂教學的有效課堂。有效課堂要求絕大多數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參與教學并且掌握規定的教學內容。有效課堂:盡可能多地完成教學任務;盡可能多的學生掌握內容。
“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苯處熞虾靡惶谜n,功夫在課外。教師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高度的責任心,一份執著于教育的匠心。有了這樣一份匠心,才能不斷促使我們提高藝術修養、道德修養,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才能將自己豐富的知識儲備化作春風細雨,化作涓涓細流滋潤我們學生的心田。如果拋開這些課外的功夫來談音樂教學有效課堂,將沒有任何意義。有效課堂有著豐富的內涵,本文僅從應用層面加以探索,探索有助于有效課堂形成的方法。
2.1 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度。談教學,提高學生的興趣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我們的任務是從老話題中談出新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大小程度不同,因此必然導致提高興趣的程度也不相同。使本來對音樂有興趣的學生產生的濃厚的興趣;使有一定興趣的學生產生比較濃厚的興趣;使沒有興趣的學生產生的一定的興趣,也就是說提高興趣度的底線是學生不厭倦對音樂的學習。
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度可以兩方面著手:一是實質要求,讓學生學會必要的音樂知識。如果學生根本學不會基礎的音樂知識,就不可能會對音樂產生興趣,因此在教堂上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在節奏、音高、節拍等方面存在問題。二是形式要求,在課堂選曲方面也緊緊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音樂貫穿始終。選擇恰當的歌曲,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音樂材料,讓學生充滿激情地參與和體驗,和聲貫穿課堂,音樂更加飽滿。有效課堂要組合教學媒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盡量多樣化展現自己的信息。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絕大數學生充分參與。
2.2 綜合運用教學方法。音樂教學要優化講授式、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等教學方式。應當將講練結合作為音樂教學的主導方式,“講”可以占三分之一的時間,“練”可以占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練習過程中要輔助以“啟發式”教學??鬃诱f“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边@是“啟發式”教學的原則。其實這里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促使學生想弄明白,二是促使有表達的愿望。如果學生沒有弄明白的想法,沒有表達的愿望,而是由老師自問自答,這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所以在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時,一定注意“啟發式”的教學原則。
2.3 科學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不是現場發揮的場所,教師在課前要對課程內容進行精心設計,體現出課程進程的科學性、嚴謹性。準確地設定課程的目標,設定目標時要考慮是不是適合多數學生的需要。目標定高了,再努力也達不到,目標定低了,唾手可得,這都不是有效課堂。適切性是建立在教學對學生充分了解基礎上至上而制定的。有人說:“在平時與學生的相處中,老師要與學生打成一片,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受到一定的親和力,這樣有利于老師在課堂上展開教學計劃”這有點自欺欺人了,哪個老師有時間與學生打成一片,即使老師有時間是不是每個學生都愿意與你打成一片?上述觀點隱含的意思是能不能順利實施教學計劃,得看學生給不給面子。在課堂上教學設計能不能順利進行考的是老師的敬業精神和專業水平和藝術感召力。
2.4 加強德育滲透。音樂具有具體性和歷史性,一部優秀的音樂作品一定程度上承載了人類整個歷史的發展過程。目前音樂課本中選錄了一定數量的,具有一定的深刻內涵的作品,這就要求音樂教師要善于其中的思想感情準確地傳達給學生。我們在欣賞貝多芬莊嚴崇高、雄偉瑰麗的《歡樂頌》之前,需要介紹貝多芬一生的困苦歷程他沒有被耳聾和失戀所擊垮,后來經濟又陷入了困境。在生活的艱難中,貝多芬憑借著驚人的意志使自己達到平靜和歡樂,專心致志于自己的作品創作,為人類留下了大量的精神財富,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地方。我們在學習音樂,欣賞音樂時,凈化了我們的心靈,提升了我們的精神境界,這就是音樂的德育功能。
教學方法因人而異,因時而異。音樂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不斷探索適當的教學方法,以促進音樂教學工作的發展完善,為音樂教學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