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峰
(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初級中學 江蘇 蘇州 215000)
經過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發現,現階段初中的信息技術重點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而信息技術的核心素養涵蓋了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以及創新和信息社會責任四個方面,重點是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可以學習到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學生在解決復雜不易理解的問題時所表現的綜合性品質在信息技術的學習中可以得到有效解決。
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既能初步掌握專業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術,又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信息技術的教學,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技能培養學生接收信息、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有效的利用當前所學技術解決處理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這也是我們教學的重點所在。信息技術的核心素養有多個,其中一種就是數字化學習與創新,通過學習基礎的理論知識將接收到信息通過數字化的學習有效的收集、加工、整合。將信息技術素養滲透到當前的學習環境和現實生活中,對學生的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都有深遠的影響。信息技術的核心素養還包含了啟迪計算思維,強化信息意識等多種核心要素。如何將其應用到教學方案中,本文為大家進行了深入的探究。
2.1 運用情景教學法為學生在信息技術的課堂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根據初中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和學生學習特點,教師想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首先要解決實際問題為教學主題,以此來設計接下來的教學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出熟悉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景,在信息技術和實際生活中的交叉點重點教學,目的就是要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發現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如果學生的信息技術課程中都可以合理的利用信息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那么學生的信息屬意識就會逐漸增強,信息能力就會不斷提升,例如在《文字編輯窗口》的學習中,其中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與技能是認識WPS軟件窗口的組成以及啟動和退出的方法,掌握文檔的基本操作可以靈活的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光標的定位,并且在處理軟件的使用過程中體驗到強大功能,教師在進行課程導入時就可以從介紹和使用我國自主開發的軟件為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的同時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2.2 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將信息技術帶入學生生活。在初中階段開展信息技術教育,對于學生利用科學技術解決學習生活問題有著關鍵的作用。同時通過接觸新的領域,能夠大大提高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對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能力、主動學習能力都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將教材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讓信息技術走進學生的生活中,例如在《文檔格式與圖文符號》的學習中,讓學生在探究中掌握字體段落的設置多種方法,學會編輯簡單的公式與方程,培養學生進行簡單的排版的基本能力。通過信息技術所學理論完成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一定要跟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鼓勵學生的大膽嘗試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這樣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景將信息技術設計在真實的生活問題中,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理解。
2.3 教師在基于核心素養下的信息技術課堂中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教師在基于信息技術基本素養的基礎上,通過教學手段讓學生將技能深入到社會應用當中。專業的理論知識往往讓學生們難以透徹理解其概念和輪廓,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將教學內容加強到學生的實踐操作中。教師應當指導學生下成立學習小組,通過實踐活動的方式深入交流學習。小組以任務分工的方式圍繞探究的主題進行信息采集、信息積累和加工,并完成任務報告。自身的實踐研究加上教師的指導,將學習到的專業信息技術掌握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以及應用信息的方法,應用到更多社會實踐中。通過這樣的探究過程,讓學生樹立更強的學習自信心和社會責任感。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下進行教學,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時俱進大膽改革,不斷的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提高教學水平,在促進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同時,為接下來學生進入高中學習信息技術奠定見識、、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