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偉
(浙江省溫州市繡山中學 浙江 溫州 325000)
學習離不開復習和對知識框架的整理,尤其是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更加離不開復習整理,這樣有助于幫助學生進行查漏補缺,構建更加系統的知識框架。在多年的教學經驗中,微課在初中數學總復習過程中有很高的利用價值。接下來通過結合實際經驗提出一些促進學生數學總復習提高的策略。
微課具有便利的特點,還可以將內容進行重復利用,這樣便于學生在需要的啥時候查漏補缺,復習和鞏固知識內容。教師可以通過結合初中數學的全部知識點建立知識框架,將學生各個學習階段學習的重點內容和薄弱部分進行整理記錄。初中每個階段的學習內容和難易程度不同,所以要將每個單元的學習內容進行總結,比如浙教版初中數學第一章有理數,第二章是有理數的運算,是從基礎知識開始逐漸加大難度和深度,這就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將每一章知識的總結保存下來,在進一步學習的時候及時對之前的內容進行復習,將新學的內容及時補充到框架當中。可以和學生一起制作微課,在課堂上通過一節課過著幾節課帶著學生進行知識的填充,讓學生在自我回顧的時候又將知識過一遍,還能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而更加有目標地進行學習和復習,提高自己對知識的整理能力,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利用微課的優勢,提高自己整合知識和歸納知識的能力。將原本枯燥的復習過程變得更加有趣而且提高復習效率。通過合理科學作用微課,讓學生更加生動,更加直觀地學習微課資源中對知識點的整理,尋找到自己的不足點,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提升全面提升,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通過對每一個章節的學習和整理,可以及時的將內容進行保存,以便于在后期的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點進行補充,這樣就能在初中結束的時候獲得一份完整全面的復習提綱。
以往的復習過程中老師都是運用傳統的復習形式,通過大量的習題進行檢驗和鞏固。這樣的復習方式對于一些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靠的人來說,無疑會對今后的學習帶來困擾,甚至會打消學習的積極性,不僅不能達到復習的效果還會適得其反。所以通過運用微課條件,豐富學生的復習方式,運用動態資源制作微課教學課件。通過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讓學生在實際的復習過程中也能不斷發現自身的不足,主動查漏補缺。比如在浙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中學習平行線章節的時候,運用微課將知識點通過動態的形式進行整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帶領學生復習學習過的內容。因為微課便于存放,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制作的課件進行保存。尤其是一些經典的例題,有趣的實驗或者動態的概念解釋,在學生復習的階段將這些課件中的內容拿出來重復利用。在已經學習過的基礎上再看一次,會收獲與之前不一樣的效果。學生還可以根據教師制作的課件進行筆記的整理,教師可以將課件發給學生,利用假期在家里進行歸納總結,自覺查漏補缺,還能降課堂上老師布置的教學任務進行復習,對于學生平時的歸納整理能力都有幫助。
在運用微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準確把握教學的環節,掌握教育教學的節奏,根據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做好記錄,在復習的時候能夠進行補充與鞏固。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利用微課構建數學思維模式,提升復習水平,教師結合各個層次的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重點講解,動態訓練,專項訓練等形式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比如在復習的階段結合平時做題和考試中的錯題情況,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對該方面進行重點復習。強化學生的解題思路,對一些經典例題進行細化講解,再通過相似的題型進行鞏固,時刻關注學生對該部分內容的掌握程度。在應用題的解題過程中,嘗試一題多解的解題思路,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與解題能力。學習圖形與坐標的時候,在復習階段,將相似的題型進行歸納,通過觀察圖形發現解題的技巧,找到此類題型解題的規律,通過知識的鞏固與拓展,讓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解題能力得到提高。
復習是學習過程中的一項重要環節,對于學過的知識進行更加系統的掌握,能夠有效調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成績。在初中數學總復習的過程中利用微課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復習過程中的便利,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框架的整理,提高解題能力和數學思維。也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在教學實踐中還需要老師們進行不斷地實踐與探索,為學生的復習提供更多有效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