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洋
(吉林省長春市第七中等專業學校 吉林 長春 130600)
在新課程目標改革的背景下,學校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在教學中將學生們作為主體。數學屬于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高一學生面對高中更為復雜的數學知識難免會感到吃力,所以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采用新型的教育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使得學生們能夠輕松高效的學習數學,并且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創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隨著我國現代經濟與社會綜合素質的整體提升,國家已經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們綜合素質的培養。高中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堅持以生為本和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能夠使得學生們在學習中面對困難勇敢應對,積極主動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們作為課堂主體,能夠最大限度地拉近與生們之間的關系,為學生們以后的數學學習以及課堂應對能力做好鋪墊,提高學生們的綜合整體能力。因此,高一數學在教學中更加需要采用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在高一學生以后的學習以及成長道路中成為指路明燈。
2.1 在課堂引入環節采用立德樹人觀念。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一學生們剛剛接觸數學知識,所以高一數學教師在課堂的引入環節中向學生們滲透德育,使得學生們感受數學知識帶來的人生感悟,對數學知識的認同與喜愛能夠根深蒂固。當學生們對數學產生敬畏與探索之心時,學生們會在數學學習中挖掘出自身無限的潛能。
例如:在高一學生們剛剛接觸數學時,教師在為學生們講解高中數學必修四第一章《任意角的三角函數》的過程中,在課前引入環節可以結合《三角學與天文學》的閱讀與思考,教師為學生們講述三角函數的由來,經過德國人、英國人的使用,最終在歐拉的堅持推廣下,人們開始使用三角函數。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養成一絲不茍的科學精神,并且教師教導學生們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對任何困難,都需要堅持下去,總會遇到彩虹,為學生們的德育教育做好鋪墊,使得學生們能夠通過從古至今的數學研究懂得任何事情都需要持之以恒。
2.2 在課堂教學環節采用立德樹人觀念。課堂教學環節是學生們學習中的重中之重,并且對學生們的學習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在學生們的課堂學習主干環節中采用立德樹人的觀念對學生們進行教育教學,為學生們的道德發展觀與人生價值觀指明方向。俗話說得好: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當一個人對一件事物產生強烈的興趣之后,興趣將會成為這個人追求事物結果道路上最大的原動力。只有學生們對數學知識產生強烈的興趣,教師才能夠有效的向學生們滲透德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利用生動形象的動畫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在學生們的學習中滲透德育。
例如:在學生們學習高中數學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標表示》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們展示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激發學生們學習向量坐標的興趣。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在具體問題中適當的選取基底,使得其他向量都能夠用基底來表達。教師由此教導學生們人生道路中無論多么成功,都能夠不忘初心,堅定地走下去,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標。
2.3 在課堂總結環節采用立德樹人觀念。學生們的學習離不開總結歸納,當學生們結束一節新授課的學習之后,教師需要為學生們及時做好總結與歸納。學生們在課堂的總結歸納環節中及時地查漏補缺,對學生們之后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堂總結環節中采用立德樹人的教育觀念,使得學生們能夠健康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學生們學習高中數學必修三第二章《用樣本估計總體》的結束之后,教師為學生們做出歸納總結,使得學生們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探究,感知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們在學習樣本分析和總體估計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對實際生活的需要,能夠認識到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并且指導生活的試試,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現實世界的聯系,使得學生們能夠在做任何事情時都不忘本質。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目標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采用立德樹人觀念的同時需要注重策略,達到德育和智育的雙重目標,為學生們的全面發展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