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麗丹
(福建省平和縣育英小學 福建 平和 363700)
在低年級數學教學過程,教師要重視加強計算教學能力,提高對于計算能力培養的認識,以此才能不斷提高計算教學質量。通過實踐研究,為了構建更加高效的計算教學課堂,教師要采取更加高效的教學方法,從而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有效性,下面具體分析。
想要提高學生計算能力,那么首先教師要做的就是提高對計算重要性的認知,就影響學生成績的因素來看,小學數學學生計算能力占據著絕大部分,所以在小學生剛剛步入學校后就應該將計算的重要性灌輸給小學生,讓他們了解計算在學習以及生活中的意義。但是就目前來看,部分教師對低年級計算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在對計算進行認識時比較片面或者比較簡單,并不會用過多的技巧進行普及,而是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和認識計算的中啊喲性,而小學生無論是學習能力還是理解能力都比較有限,即使教師直接告訴學生們計算的重要性也不能讓學生對其有更好的理解,這樣就會讓學生們在后續的學習上產生恐懼,很難投入到計算中。
在當前一年級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學內容比較基礎,即使到了一年級下學期所學習的數學內容也只是兩位數的運算,不會學到退位等內容,例如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教學中,這節課的內容比較簡單,大多都是類似于85-15這樣的內容,只要按照計算的規律,也就是將相同數位上的數字對齊,然后從個位進行計算就可以完成這個計算內容,這樣的計算其實難度很低,當學生出現問題后大多是因為學生馬虎所造成的,所以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馬虎作為典型,然后在班級中找到典型的錯題,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在此過程中教師一定不要選擇課下判斷正誤的方式,讓學生們認識到計算的重要性,在對一年級學生進行普及時,讓學生們感受到計算在數學中的重要性,讓學生們理解只有重要的內容教師才會在課堂上進行相應的講解。
另外,為了提高學生對計算重要性的認識,教師一定要從基礎開始,也就是說從小學生剛入學就應該進行普及,在班級上進行整體的講解,避免在課下對計算進行正誤的判斷,因為學生們尤其是剛剛步入學校的小學生,對于課下訓練來說明顯存在認識不足的情況,所以教師要在班級教學中進行統一公開的錯題講解,從而達到相應的目的。
對于小學生來說,無論是學習能力較強還是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都存在計算失誤的情況,其實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有出錯教師才能找到并認識到學生存在的缺陷,找到課堂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解,在錯誤出現時也能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錯誤,這樣在教師的幫助下和學生自己的努力下,才能對計算失誤進行充分地利用,保證計算失誤將自身的價值呈現出來。當學生出現計算失誤后,教師應該對其進行重視:
2.1 注重新知識的講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新知識的講解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由于數學本身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如果教師不能將新知識進行有效的講解,就會讓學生對新知識產生漏洞,當這個漏洞越來越大后,學生在學習數學上也就越發困難,因此,教師在講解新知識時,應該先將基礎奠定扎實,然后在將計算的規律以及定理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們形成正確的認知。如:在教學9加幾進位加法時,可讓學生在動手擺一擺、畫一畫,體會“湊十”的過程,領悟“湊十”的方法。
2.2 專門開設糾錯課。眾所周知,學生在進行數學計算時不可能沒有出錯的,而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在誤區上也都存在差異,所以教師要對這些誤區和事物進行總結,開設專門的糾錯課,將學生經常出錯的問題找出,并分析學生出錯的原因,從而使學生在后期的計算中不再出現失誤。
此外,還應該多加練習強化學生計算能力。數學是由多道計算題組成的,那么想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就必須要多加練習,從而來強化學生的計算能力。通過多加練習,可以讓學生在聯系中掌握運算的規律,并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在多練習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找到自己知識上的漏洞,并不算補充,在經常出現錯誤的地方加強注意力度,這樣才能強化學生的計算能力。在多加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從鞏固練習和綜合練習兩方面入手,鞏固練習是讓學生對最基本的練習題進行計算,綜合練習是讓學生對一些綜合性以及靈活性較強的題目進行聯系,這樣才能更全面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總之,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過程,教師要重視有效的開展課堂教學,要有針對性的制定更加科學的教學模式,以此才能激發學生計算興趣,進一步保證學生計算準確性與積極性。希望通過以上實踐探索,能夠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