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玲
(吉林省臨江市解放小學 吉林 臨江 134600)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做好中小銜接對優化學生的學習思路和方法,樹立正確的語文閱讀學習價值觀等方面意義重大。基于新課程理念要求,優化中小銜接方法作為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方式,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繼續在現代教育領域中進行深入研究。借助中小銜接方法,讓學生接觸更全面的學習內容,獲得更好的學習環境,是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做好中小銜接的根本指導方針。下面,筆者將對此進行詳細的分析論證。
1.1 體現語文學習連貫性的特點。我們都知道,語文知識萬變不離其宗,有些語文知識在小學會涉及,到了初中就成了重點,這就是語文知識的連貫性。對學生來說,為了保證其語文學習的連貫性,就必須做好中小銜接工作,讓學生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先涉及一些初中低年級階段的語文知識,從而滿足當下的中小語文閱讀教學要求。
1.2 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實現中小銜接,本質上就是讓學生涉獵初中語文知識,而我們都知道,初中語文閱讀要比小學語文閱讀難度更大,所以從閱讀的難易度來講,做好中小閱讀銜接工作無疑是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好方法。
1.3 拓展學生的語文閱讀素材。中小閱讀銜接必然要涉及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內容,這就意味著學生的語文閱讀素材將不止于小學語文教材,包括初中語文教材、課外閱讀素材等多種多樣的閱讀素材都會成為學生主要的閱讀學習對象,這在無形中拓展了學生的語文閱讀素材。
2.1 基礎和前提。
(1)秉持“人本教學”理念。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人本教學”理念已經成為了主流的教學理念之一。當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做好中小銜接工作,就必然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培養其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只有以此為前提,學生才能以積極心態投入不同學段的閱讀之中,而不會產生任何不適之感。
(2)選擇適合中小銜接的閱讀素材。實現中小閱讀銜接,最重要的莫過于選擇合適的閱讀素材。因為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內容大都是“圖文并茂”,而且往往是某名家作品中非常簡單易懂的節選片段,但是到了初中之后,學生的閱讀量會增大,閱讀難度也會增大。為了保證學生在銜接階段的閱讀適應性,必須要選擇以小學閱讀素材為主體,以初中閱讀素材為輔助的多樣化閱讀素材。
2.2 方法和策略。
(1)以小學語文教材內容閱讀為主。既然是中小銜接,那學生所學的教材依然還是小學語文教材,以遵循教學目標為原則,教師仍然要以之為主。但是在內容選擇上需要多加注意,對于演講稿、抒情散文、古詩詞類的閱讀文本可以進行適當的閱讀拓展,從而聯系初中教材中的內容。
(2)拓展初中教材中的內容。初中教材內容的拓展需要根據小學語文閱讀素材來定。實際教學過程,小學語文教師大可不用太擔心閱讀素材的拓展問題,因為初中語文教材內容要比小學豐富的多,只要教師能確定本體,就自然可以根據閱讀素材的“共同元素”拓展多樣化的初中語文閱讀素材。比如以小學語文古詩《馬詩》可以拓展初中語文中的《天凈沙 秋思》,因為兩首古詩中有相同的元素——馬。
(3)讓學生涉獵初中語文閱讀新方法。和小學語文閱讀方法相比,初中語文閱讀方法更加注重文章思想感情的分析和感悟以及表現手法的總結,為實現中小銜接,教師應注重滲透初中語文閱讀方法。比如在閱讀《為人民服務》時,教師應當給學生增加難度,不單從文章內容入手分析為人民服務的偉大意義,還應當結合具體的歷史實例分析為人民服務的具體內涵。
(4)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意識和能力。實現中小閱讀銜接僅僅依靠課堂閱讀教學是萬萬不行的,因為一堂課上教師所能涉及的閱讀素材畢竟有限,而且還不一定能達到預習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也需要從課外閱讀著手,引導學生多涉獵課外閱讀素材,比如由教材的選讀課文入手拓展一些國內外名著,讓學生自行閱讀體會其中深厚的文化內涵,如此,學生就能在課外閱讀中發現更多更好的閱讀技巧和方式。
綜上所述,做好中小銜接是新課程理念思想指導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明確做好中小銜接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并采取科學的教學理念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積極優化中小銜接方法。當然,上述分析只是筆者的個人淺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希望各位小學語文教師能基于本文的分析論證繼續探究相關的教育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