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守杰
(河南省滑縣留固鎮第一初級中學 河南 滑縣 456400)
隨著時代的逐漸發展與教育的不斷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的教學要求。而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主動探究式教學的開展能夠在初中物理課堂上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有效的激發,從而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除此之外還能夠對學生的主體意愿進行滿足,對學生的想象進行有效的拓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探究習慣,進而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全面的提高[1]。
物理源于生活,通過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物理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這是物理教學的實際目的[2]。因此,對于學生的課堂教學,教師應當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能夠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有效的提高。
比如在進行《光現象》相關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相關問題的提問:“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光現象?”“光線想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從而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對相關的問題進行自主的分析,從而尋找出最終的答案。除此之外,還能夠通過提出“煤塊放在墻角久了為什么會使得墻角變黑?”“為什么在冬天的時候人們從室外走進溫暖的屋子時眼鏡上會起霧氣?”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現象對學生進行提問,從而引發學生的自主探究,這樣不僅能夠使得學生的個人魅力得到有效的展現,還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自信心,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對自主探究學習有著更大的興趣。
興趣使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因此對于課堂教學,教師應當采用有效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而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能夠使學生感受到物理的魅力,從而使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有效的激發,從而進行自主的探究學習。
比如在進行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準備裝有小魚的魚缸,然后讓學生親自對小魚進行捕撈,學生會發現在捕撈小魚前看準了小魚,但在捕撈時總會出現偏差。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使得教學氛圍得到有效的營造,使學生能夠有效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還能夠對結果進行自主的探究,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顯著增強。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之中,教師是主導者,對學生進行教學,而學生則是被動的接受著教師傳輸的知識,這種教學方式往往具有較低的教學效率[4]。隨著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為了滿足學生更高的學習要求,教師應當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轉變,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凸顯,而自身則成為學生的引導者,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學習,從而使學生的個性特征得到有效的發展。
比如在進行《浮力》相關知識的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相關內容的探究活動,通過將乒乓球、鐵塊等丟入水中,從而對物體浮力的大小決定因素進行有效的探究討論,通過學生自主探究談論的方式,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還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得到彰顯,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有效的培養。
對于學生的物理教學,應當與物理實驗進行有效的結合,如此才能夠對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實驗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使學生對物理進行自主探究的學習,脫離教師的依賴。
比如在進行大氣壓強相關內容的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使用裝滿水的平口玻璃杯和硬紙板來對大氣壓的存在進行驗證,將硬紙板蓋在裝滿水的平口玻璃杯上,然后托住硬紙板將玻璃杯倒置,詢問學生如果放開手,水會不會倒出來。大部分同學會進行肯定的回答。然后教師將實驗的結果示范給學生,學生會對結果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從而對問題進行自主的探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從而對問題進行深入的了解。
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了有效培養的同時還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顯著的提高。
物理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而初中物理是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初步接觸,因此教師應當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通過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轉換自身的教學觀念、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以及進行有趣的物理小實驗等方式實施主動探究式教學,從而對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進行培養,使學生能夠在自主的學習環境中體會到物理知識中的魅力,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顯著的提高,并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使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得到全方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