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新
(浙江省義烏市蘇溪鎮第三小學 浙江 義烏 322000)
所謂“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具備適應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是學生在知識、生活、技能、價值觀等多個方面的綜合體現。小學階段是學生剛系統學習的初始階段,也是培養學生形成核心素養的關鍵階段,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按照新課改下的教育理念,明確核心素養教育理念,旨在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這樣不僅更好的滿足教學的要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使學生高效的學習小學數學知識[2]。
1.1 教學觀念落后。教學觀念是教學實踐的具體理論,教師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使得小學數學教學情況不理想,主要表現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忽略了對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生的學習成績,仍然按照傳統觀念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不以學生為主體,這一做法使得課堂上教學氛圍變得凝重,學生無法表達自己的意見,使得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漸降低。
1.2 教學內容單一。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注重教材內容的教學,并沒有認識到數學教學的重要性,教師依舊沒有進行創新,依舊你聽我講的形式,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師從不結合實際進行教學,這也是影響數學教學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導致學生無法在數學課堂中感受數學的趣味性,久而遠之的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從而降低教學的效率。
1.3 教師專業素質不高。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很多的高科技的教學設備不斷地涌入,這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迭代,如果教師可以充分結合信息化設備進行教學,這樣可以大打的提高教師教學的效率,同時也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3]。因此教師應在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同時,教師還應該加強自己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從而使教師更高效的進行教學。
2.1 明確核心素養教育理念。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養逐漸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逐漸的在各個學校推崇。由于小學生對于新鮮事物很好奇,因此小學生接受起來比較的快,小學生正處于事物的摸索和認知中,因此小學是一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階段。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積極培養學生如何形成良好的品質,提高學生的自我綜合素養為目標,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嚴謹的思維,結合實際進行教學,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例如,教師在進行教學正方體的體積和面積時,教師應充分利用生活實際去進行講解,讓學生在腦海里形成生活中正方體的形狀,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理解到正方體的面積和體積公式的含義,這樣對于學生解答數學題有很大的幫助,也便于學生對公式的記憶。
2.2 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思維。由于小學生不善于對抽象思維和一些困難內容的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積極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核心素養。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可以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合起來,這樣教學學生會更容易理解,同時教師可以拉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教師在課堂上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激勵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
例如,學生在學習方程時,教師可以利用蹺蹺板的原理,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等式性質,使學生更容易的學習方程,然后學生進行討論,最后學生進行總結,教師通過培養學生積極的思考,運用數學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3 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與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的科目,在小學教學的階段中,教師應積極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為目的,將生活實際與數學知識結合起來,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學生在學習“分數的意義”時,教師可以以切蛋糕,分發蛋糕為例,然后結合教師的講解,這樣學生就會更容易的掌握分數的意義,也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培養滲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在教學中,教師應敢于創新,結合實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