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佳佳
(浙江省義烏市第三中學 浙江 義烏 322000 )
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與學的互動,老師不能只關注教學的內容,而學生也不能只是被動的學習,所以對于電化學基礎的學習,當學生出現疑問時,要善于請教老師,同時,老師要給予適時的指導,而不是將問題的答案和盤托出,只有在積極的互動過程中才能更好的實現有效教學。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高中電化學基礎教學主要是老師進行灌輸式的講授,將只是內容一股腦的教給學生,而沒有關注學生對此是否真正的理解,課堂教學中也缺少學生的主動參與。所以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將老師灌輸式的教學轉變為正確的引導,將學生被動式的學習轉變為主動的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例如,在學習《原電池》時,我會從生活中常見的電池進行引導,讓學生自主預習什么是原電池,它的概念和組成條件是什么;然后學生通過教材能夠得出原電池的概念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其組成條件是要具有活潑性不同的電極,電解質溶液和電極用導線相連并插入電解液構成閉合回路。這樣通過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更主動的探究問題,老師再給予引導和總結,可以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在進行高中電化學基礎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使用單一式的教學方法,會使得學生逐漸感到學習的枯燥,所以要進行有效課堂教學就需要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方法,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法,將抽象的電化學基礎知識通過生動形象的信息技術呈現出來,更好的吸引學生注意力;其次,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如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通過設置問題創設問題情境等,使學生在不同的情境教學中掌握教學內容。
例如,在學習《金屬的電化學腐蝕》時,學生通過學習可以獲知在腐蝕過程中會不斷的有氫氣放出,那么對于具體的化學實驗,我會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通過演示實驗過程,使學生關注到其中的注意事項,掌握實驗的條件,最后得出的實驗結論等內容,這樣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效課堂教學不只是老師進行知識的講授,更重要的是學生要進行有效的學習,只有學生掌握了知識,才能更好的加以運用。所以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化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首先,進行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自主預習電化學內容,也可以自主探究所設問題,或者是進行自主復習鞏固,一切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獨立思考,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其次,進行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使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交流討論,分析思考,更好的拓展思維,提高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電解原理的應用》時,學生是在掌握了電解原理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探究其應用,這時我會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針對這一個問題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交流討論,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新舊知識的遷移運用,最后由小組代表進行總結表述,這樣可以使得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來,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更好的提高學習能力。
完善的教學評價可以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性,使教學更加具有目標性。首先,在評價主體上要從教師、學生、家長等多個角度進行評價,通過多元化的評價主體更好的改進教學模式;其次,在評價內容上要從電化學基礎知識的掌握、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方法和習慣等方面進行評價,這樣才能使學生更高效的學習。
總之,在高中電化學基礎教學過程中探究有效課堂的教學模式需要老師的與時俱進,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同時也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轉化學習方式,提高綜合素質。